2005112493951104新课程改革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docx

2005112493951104新课程改革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docx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OC \o 1-3 \h \z 一、比较三种课程理念,聚焦课改重点之一:转变学习方式 2 1.三种课程观的比较 2 2.新课改视野中的学习方式 2 二、考察学校教育现状,关注学习方式问题:被动同意知识 3 1.过于确信的知识内容使学生面对狭小的进展空间 3 2.过于僵化的学习标准使学生被导入被动学习方式 6 三、透析现象探讨缘故,反思深层教育观念:知识观学习观 8 1.透过知识呈现方式,反思知识观的沿革及其教育意义 8 2.透过知识学习方式,反思学习观的转变及其教育意义 13 四、改变课程教学观念,生成新型学习方式:主动探讨知识 18 1.呈现知识内容时,为学生放开主动参与的空间 18 2.组织学习活动时,为学生提供踊跃探讨的机遇 21 3.促成多向互动时,让学生在合作中提升学习质量 23 新课程改革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华东师范大学 李伟胜 课改重点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转变,提倡自主、探讨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慢慢改变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三中心”的局面,增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进展。 为了更好地明白得新课改理念,明白得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要求,咱们分四部份进行讨论: 第一,第一了解历史上曾经突出强调的课程观和学生、学习方式在其中的地位; 第二,考察我国中小学教育中还大量存在的被动学习方式; 第三,分析这种学习方式所反映的知识观、学习观等深层观念; 第四,探讨如安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主动改革课堂教学,生成新的学习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咱们关于新课改的明白得,与目前仅从课程与教学角度的明白得有所不同。 ·后者——仅从课程与教学角度明白得,更多的是在方式论层面探讨课程设计、编制和评判技术等操作手腕,但这些手腕本身并非足以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充分的保证——因为,采纳这些先进手腕,既有可能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但也有可能更隐蔽地被动同意预定的知识内容。 ·咱们——要紧从教育大体理论角度明白得,那么在本体论、价值论的层面,探讨课程本质及其反映的知识观、学习观,从而更具整体性地将深层观念的变革与具体操作手腕的改变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主动学习取得更充沛的保证。 一、比较三种课程理念,聚焦课改重点之一:转变学习方式 1.三种课程观的比较 课程观 基本思想 课程形态 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 主要特点 课程 是 知识 每门课程是从相应科学中精心选择的,并按照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加以编排。 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 ·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 ·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学习者服从于外在的课程,是接受者 强调外在的知识体系 课程 是 活动 课程是学习者各种自主性活动的综合。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实现各自各方面的发展。 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 ·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 ·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 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外部形态 (强调手段) 课程 是 经验 课程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中性质或形态的经验。(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是课程。) 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 ·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 ·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内部经验 (强调目的) 2.新课改视野中的学习方式 (1)体会课程观的核心——学习体会 ·不仅课程内容是体会,而且课程要让学习者切身去体会。 在这一课程形态中,知识、教师等因素是形成体会(课程)的条件,而不是体会本身。 ·课程理论之父泰勒说: “学习体会”(learning experience)那个术语,不等同于一门学程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教师所从事的各类活动。“学习体会”是指学习者与他多作出反映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彼此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 ·必需正视一个事实: 若是没有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习者个人体会(名词)的体会进程(动词),学习就不可能是真正成心义的。 (2)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 ·学习者与课程的关系:纯粹的知识永久不能成为课程,知识成为课程的条件确实是学生的参与;只有学生以某种形式与知识发生了彼此作用(而非单向的同意),课程才真正存在。 ·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进程成为实施新课改的必要条件。 ——核心:实现学生的主动进展 (3)衡量是不是真正实施新课程的重要指标——学习方式的具体表现: ·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是不是有主动参与的机遇; ·学生是不是利用这些机遇主动探讨知识; ·学生是不是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二、考察学校教育现状,关注学习方式问题:被动同意知识 ·有变革,也有问题 咱们注意到

文档评论(0)

根顺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