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农业生产实践中,有机物运输是决定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即使光合作用形成大量有机物,生物产量较高,但人类所需要的是较有经济价值的部分,如果这些部分产量不高,仍未达到高产的目的。从较高生物产量变成较高经济产量就存在一个光合产物运输和分配的问题。; 第一节 运输途径、速度和形式
第二节 有机物运输机理
第三节 影响有机物运输的因素
第四节 同化物的命运和分配规律;第一节 运输途径、速度和形式;树皮;
三 、速度及形式
1、速度:30--150cm/h
2、形式:蔗糖
蚜虫吻针试验、14CO2示踪试验
溶质:主要物质是水,其中溶解许多碳水化合物,蔗糖占干物质的90%,三糖,四糖,五糖,氨基酸和酰胺,磷酸核苷酸和蛋白质,四大植物激素,糖醇,无机离子。; 吻刺;
为何以蔗糖作为主要形式?
1、蔗糖是非还原糖,化学性质比还原糖稳定。
2、蔗糖水解时能产生相对高的自由能。
3、蔗糖分子小、移动性大、 运输速率高,适合进行长距离运输。
;第二节 有机物运输机理;; 筛板;第11页/共47页;1、韧皮部装载的途径
⑴ 质外体途径: 光合细胞输出的蔗糖进入质外体后通过位于筛分子-伴胞复合体质膜上的蔗糖载体逆浓度梯度进入伴胞,最后进入筛管的过程。
⑵ 共质体途径:光合细胞输出的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蔗糖浓度梯度进入伴胞,最后进入筛管的过程。
;CO2;图6-7 蔗糖-质子同向转运;实验证明质外体途径:
有些植物(如蚕豆,玉米和甜菜)的叶肉细胞与邻近的伴胞及筛分子之间的胞间连丝较少。
甜菜和蚕豆的质外体存在运输糖。
给甜菜的叶面饲喂14CO2 ,被合成的14C-蔗糖大量存在于质外体。
用质外体运输抑制剂PCMBS(对氯汞苯磺酸)处理,能抑制筛分子-伴胞复合体对蔗糖的吸收。
用代谢抑制剂或缺氧处理,能抑制筛分子-伴胞复合体对蔗糖的吸收。
;实验证明共质体途径:
有些植物(如南瓜)的叶鞘薄壁细胞与邻近的伴胞及筛分子之间有大量的胞间连丝。
给叶面饲喂14CO2 ,被合成的14C-运输糖不存在于质外体。
用质外体运输抑制剂PCMBS(对氯汞苯磺酸)处理,对筛分子-伴胞复合体对蔗糖的吸收的影响不敏感。
用代谢抑制剂或缺氧处理,不能抑制筛分子-伴胞复合体对蔗糖的吸收。
将荧光染料(可在共质体移动但不能跨膜)注射到薄荷叶细胞,染料可以从叶肉细胞移动到小叶脉,说明同化物韧皮部装载是通过共质体装载的。
; 同化物在韧皮部的装载有时走质外体途径,有时走共质体途径,交替进行,互相转换,相辅相成。这种交替进行主要通过转移细胞或传递细胞来完成。
转移细胞:是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它们典型的结构特点是细胞壁及质膜内突生长,形成许多多褶突起,扩大了质膜的表面积,从而增加溶质内外转运的面积,能有效地促进囊泡的吞并,加速物质的分泌或吸收。;2、蔗糖如何由质外体进入韧皮部?
蔗糖--质子共运输
在筛分子或伴胞质膜中的ATP酶,不断地将H+泵到质外体。质外体的H+浓度比共质体高,形成的质子梯度作为推动力,通过ATP酶释放的能量,推动细胞内H+的输出和K+的输入,以维持膜内外的质子梯度。蔗糖与质子沿着这个梯度经过蔗糖-质子同向转运器,一起进入筛分子-伴胞复合体。
;图6-7 蔗糖-质子同向转运;3、韧皮部装载的特点
⑴ 逆浓度梯度
⑵ 需能过程
⑶ 具有选择性
;二 、筛管运输机理
1、压力流动学说(Pressure flow theory)
蚜虫吻针试验
2、胞质泵动学说(Cytoplasmic pumping theory)
3、收缩蛋白学说(Contractile protein theory)
; 1、压力流动学说(Pressure flow theory)
该学说主张筛管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的膨压差建
立起来的压力梯度来推动的,所以称为压力流动学说。
⑴ 同化物在筛管内运输是由源、库两侧SE-CC 复合体内渗透作用所形成的压力梯度驱动的。
⑵ 压力梯度的形成则是由于源端光合同化物不断向SE-CC 复合体进行装载,库端同化物不断从SE-CC 复合体卸出,以及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水分不断再循环所至。
⑶ 只要源端光合同化物的韧皮部装载和库端光合同化物的卸出过程不断进行,源、库就能维持一定的压力梯度,在此梯度下,光合同化物可源源不断地由源端向库端运输。;图6-8 同化物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亚马逊品牌授权书(英文模板).docx VIP
- 测量微小位移量的几种新方法.pdf
- 浙江省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气瓶检验质量管理手册含程序文件符合TSGZ7001-2021《核准规则》附录F .pdf VIP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2(思政智慧版)课件 Unit 5 Striving for .pptx
- 螺旋千斤顶设计计算说明书.docx VIP
-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df VIP
- 弧形模板支模施工方案.pdf
- (二模)嘉兴市2025年高三教学测试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pdf
-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