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历史考试卷》.doc

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历史考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0-2021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 80分钟 分值 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 1.王夫之说:“一姓之兴亡,私也。而民之生死,公也。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者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对上述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A.批判家天下的君主专制制度 B.继承和发展西方的启蒙思想 C.提出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2.汉代(太学)对教材实行统一管理。颁行统一教材,确定研究经学的标准。熹平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由蔡邕等书石,镌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是我国古代由政府统一颁布的第一套标准教材,是经学发展史上第一部公诸于世的官定经书,是书法被视为一门艺术的重要标志。这种做法最主要的作用是 A.促进儒学的发展 B.规范教学内容 C.巩固思想的统一 D.促进书法发展 3.两宋时期,虽然士大夫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儒家传統教育,但在宋代士大夫中,无论是阁部大臣,抑或州县小吏,大多是佛、道的倡导者,甚至出现了儒家人士与释、道人士相交为雅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儒家正统地位的动摇 B.都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C.阳明心学思想的形成 D.传统价值体系的变迁 4.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社会个体对纲常伦理的绝对遵守;王守仁提出“良知即是心,心就是理”,将个体意识与天理合一,肯定了个体自我的利益与价值。以上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B.儒学危机的出现 C.新社会条件下儒学的新发展 D.宋明理学内部的分歧 5.在出土的明清瓷器的图案中,常见有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卧冰求鲤、一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题材。据此可知 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儒家传统思想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 D.手工业产品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 6.战国时期,商鞅在魏没有得到重用,于是西入秦求见秦孝公,终于被委以重任。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类似例子不胜枚举。此类现象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对“士”采取高压政策 B.“士”失去人身自由,不可“择木而梧” C.“士”是个腐朽的阶层,各诸侯国皆竭力排斥 D.“合则留不合则去”的自由氛围促进了学术的发展 7.为适应汉武帝强化权威的需要,儒家公羊学派以《春秋》“君亲无将,将而必诛”,主张对谋反的淮南王进行诛杀,后又以“大复仇”思想为汉武帝出击匈奴提供理论依据。但公羊学派坚决反对盐铁专营政策,甚至以天降异象为由,认为汉朝气数已尽,要求皇帝“求索贤人,禅以帝位”。据此可知汉代儒学 A.开始成为政治附庸 B.政治诉求过于理想化 C.积极干预现实政治 D.宣扬天人感应的学说 8.战国末期,荀子曾将当时的各种学说一一驳斥,认为,战国混乱的原因之一是“百家异说”,要社会安定就要做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这一主张 A.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B.奠定了政治变革理论基础 C.顺应了政治发展潮流 D.消弭了各家学派思想隔阂 9.启蒙运动提倡“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反映启蒙运动 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 B.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 C.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D.反对专制,强调人民主权 10.康德说,“当人们开始敢于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而政治和社会的权威也不再(或无法)限制人们言论出版的自由的时候,启蒙运动也就发生了,启蒙时代也就到来了。”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谈到启蒙时,简单明了地说:“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重新加以估价,其目的完全是在向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鼓励科学革命发展 B.主张建立开明君主统治 C.高扬人的理性精神 D.推动民族主义思想复兴 11.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知识即美德” B.拯救人类心灵 C.追求生命价值 D.“认识你自己” 12.在古希腊,“智慧”一词原意为“实践的技艺”,后随着历史的演变,词义逐渐丰富为“熟谙日常事务、能做出健全的判断、聪明、具有实践的智慧”。“智慧”词义的丰富反映出古希腊 A.注重劳动实践 B.理性占据主导 C.强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