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碳纤维行业分析报告
碳纤维行业分析报告
一、概述
碳纤维(CF)是指含碳量高于90 %的无机高分子纤维, 一般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 中,构成具有强度高、模量高(模量即材料在受力状态下应 力与应变之比)、重量轻、抗疲劳、耐腐蚀等一系列优异性 能的新型复合材料(见表 1 )。
表1碳纤维与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比较
度 密
E 量 模
□
隹 纤 碳
£
1
55
1
1 0
-
□
铝
8
2
55
O
24
7
9
0
2
□
钢
8
183
1
金 合 钛
4
4
2
2
7.
□
碳纤维根据原丝类型可分为聚丙烯腈( PAN )基、沥青
基和粘胶基、木质素纤维基、其他有机纤维基等;
根据力学性能可分为通用型、高性能型两种。
按碳纤维的功能可分为受力结构用碳纤维、耐焰用碳纤 维、导电用碳纤维、润滑用碳纤维、耐磨用碳纤维和活性碳 纤维等。
按制造条件和方法分为碳纤维、 石墨纤维、活性碳纤维、 气相生长碳纤维。
碳纤维主要有四种产品形式:纤维、布料、预浸料坯和 短切纤维。布料是指由碳纤维制成的织品;预浸料坯是将碳 纤维按照一个方向一致排列,并将碳纤维或布料经树脂浸泡 使其转化成片状;短切纤维指的是短丝(见表 2 )。
预浸料
单项预浸料(无纬布)
双向预浸料(带、布)
束丝预浸料
碳纤维长丝
织物
二维织物
三维织物
:多维织物
短切纤维
碳纤维纸
:粒料 「
:微纤(研磨)
镀、喷金属
各种浸渍物
短切复合纤维
包覆塑料
导线
电缆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全球碳纤维生产中以聚丙烯腈基为主。 高性能碳纤维作
为制造先进复合材料最重要的增强材料,世界各国都十分重 视其应用开发,其应用范围也从满足性能要求高的航空、航 天领域逐步向民用和文体领域推广。
(一)全球碳纤维产业现状
国际上PAN 基碳纤维的生产,从20世纪60年代起 步,经过70〜80年代的稳定,90年代的飞速发展,到21世 纪初其生产工艺技术已经成熟。起初,碳纤维主要用于军工 和宇航,经过40余年的发展,其应用领域正在向工业领域 和普通民用领域扩大。现已发展成为大丝束碳纤维和小丝束 碳纤维两大种类。PAN基碳纤维分大丝束碳纤维 (LT: 48K〜480K)主要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和小丝束碳纤维 (CT:
1K〜24K)以日本为代表的两大类。大丝束碳纤维对前驱体要求较低,产品成本低,较适合于一般民用产品 T-700 及以 下系列产品开发。小丝束碳纤维追求高性能,代表着国际碳 纤维发展的先进水平。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目前碳纤维发展的主流,占据主要 市场份额,世界上几条著名的 PAN基碳纤维生产线大多是
从原丝开始,直到碳纤维以及中、下游产品开发。例如:日 本东丽、东邦、三菱人造丝公司,美国的赫克利公司和阿莫 科公司,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塑都是从聚合、纺丝开始, 国外原丝主要生产工艺路线(见表 3 )。
表3 国外PAN基碳纤维原丝生产工艺
研制单位
溶剂
工艺路线
纺丝方法
日本东丽
二甲基亚砜
一步法
湿纺
日本东邦
氯化锌水溶液
一步法
湿纺
美国BASF
熔纺
日本三菱人造丝
二甲基乙酰胺
二步法
湿纺
二甲基甲酰胺
一步法
湿纺
日本爱克纶
NaSCN
二步法
湿纺
二甲基甲酰胺
二步法
湿纺
英国考特尔兹
NaSCN
一步法
湿纺
日本旭化成
二甲基亚砜
二步法
干喷湿纺
目前PAN基碳纤维的主要生产方法有硝酸法、硫氰酸 钠法、DMF法和二甲基亚砜(DMSO)法等。硝酸法操作不 易控制,规模难以放大,安全性差,污染严重等,不具备工 程化的条件。 硫氰酸钠法由于反应介质中含有大量的碱金
属离子,对碳纤维原丝的质量影响较大,难以做出 T300以
上的更咼强度的碳纤维产品。 DMF法可以做出很好的碳纤
维产品,日本、台湾的企业,都有采用该工艺的成功经验, 但由于 DMF毒性较大,已经被限制使用。 二甲基亚砜
(DMSO)法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先进的工艺, DMSO 腐
蚀性小,可以靠简单的减压蒸馏提纯,日本东丽公司采用了 该工艺。
世界碳纤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 英国、美国、法国、
韩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台湾省(见表 4 )。
表4世界PAN基碳纤维名义生产能力
单位:吨
生产商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东丽
17960
18200
19200
19200
19200
19200
19200
东邦
13100
15800
15800
15800
15800
15800
15800
卓尔泰克
10950
13450
16250
16750
17250
18250
18500
三菱人造丝
7600
9600
12300
12300
12300
12300
P 12300
爱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