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3-9氮磷钾配比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品种 氮磷钾配比 容重 (g/L) 沉淀值 (ml) 湿面筋 (%) 吸水量 (ml/100g) 形成时间(min) 稳定时间 (min) 弱化度 (BU) 豫麦34 N0P0K0(CK) 742 65.8 28.6 60.0 4.5 6 60 N10P10K10 762 66.2 29.6 60.2 5 6 50 N15P10K10 766 67.5 30.3 60.6 5 7 50 N20P10K10 765 69.5 31.6 60.6 5.5 8 50 N15P5K10 762 67 29.4 60.2 5.0 7.5 40 N15P15K10 768 66.2 31.0 60.4 5.0 9.0 50 N15P10K5 772 67.2 29.3 60.4 4.5 7 50 N15P10K15 774 64.2 28.0 60.2 4.5 6 60 郑麦9023 N0P0K0(CK) 780 60.2 31.8 60.2 4.5 6.5 60 N10P10K10 779 61.0 32 60.4 4.5 7 60 N15P10K10 783 61.2 33 60.8 4.5 9 60 N20P10K10 782 60.2 32.9 61.0 4.5 8.5 60 N15P5K10 781 60.5 31.9 60.4 4.5 7.5 50 N15P15K10 781 60.2 30.8 60.6 4.5 7.5 60 N15P10K5 780 61.2 31.3 60.6 4 6.5 60 N15P10K15 790 62.5 29 60.2 4 7.5 60 表3-10 灌浆期喷施微量元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微量 元素 水分 (%) 容 重 (g/L) 粗蛋白 (%) 沉淀值 (ml) 湿面筋 (%) 出粉率 (%) 吸水量 (ml/100g) 形成时 间(min) 稳定时 间(min) 弱化度 (F.U) Mo 11.20 775 15.87 59.0 32.9 64.4 62.2 15.5 14.8 40 Zn 11.62 774 15.75 61.0 31.8 64.9 62.0 15.0 16.5 40 Mg 11.25 779 15.74 60.5 31.6 64.4 62.2 15.5 18.2 40 CK 11.40 774 15.74 58.0 31.6 64.3 61.8 15.0 14.5 45 三、适时适量灌水 表3-11 干旱年份不同灌溉条件下的小麦产量和品质状况 处理 灌水 (t/亩) 耗水 (t/亩) 千粒重(g) 产量 (kg/亩) 蛋白质(%) 赖氨酸(%) 蛋白质产 量(kg/亩) CK(不灌水) 0 108.2 29.6 242.5 13.74 0.376 29.32 起身灌1水 40 142.1 29.8 275.0 14.02 0.414 33.93 起身、拔节灌2水 80 175.2 32.5 248.7 14.05 0.419 30.75 冬前、起身、拔节灌3水 130 211.8 29.1 352.2 14.42 0.408 44.69 冬前、起身、拔节、灌浆灌4水 170 227.1 31.4 372.8 14.55 0.444 47.73 冬前、起身、拔节、灌浆、黄熟灌5水 210 272.5 32.5 387.3 14.64 0.478 49.89 四、适时收获 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一般可分为糊熟期、蜡熟初期、蜡熟中期、蜡熟末期和完熟期,主要以籽粒脱水变硬、籽粒颜色脱绿、植株的枯黄程度来确定。 试验证明,以蜡熟期收获对提高粒重和品质较为有利。尤以蜡熟末期收割,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最高,赖氨酸较蜡熟初期、中期、完熟期收获高0.02%、0.01%、0.005%。容重也以蜡熟末期收割最高。 五、强筋小麦丰产高效生产技术 (一)优化品种利用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包括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品种的内在品质要好,符合加工企业要求;二是在当地适应性好,能够实现高产与优质同步;三是种子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按照“专家推荐、市场认可、农民欢迎、推优而不片面求新求异”的原则,依照农民意愿和各地实际,确定推广品种。 “因地制宜,一方一品,连片种植” ,为提高纯度、组织产销创造有利条件。 (二)优化关键技术 1、科学施肥 一是推广秸秆还田机械深耕技术,提高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 二是增施氮肥,强筋小麦需氮总量高于普通小麦,后期保持较高的土壤供氮能力能够改善籽粒品质。 三是适量增施磷、钾肥。 四是氮磷钾合理配比。 五是灌浆期叶面喷肥。 2、合理促控 冬前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面向短视频平台的多模态内容分析与语义理解算法深度研究.pdf VIP
- DB44∕T 2696-2025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pdf
- 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切缝横缝缩缝施工缝施工方案标准版(最全).doc
- 基于PLC的药片自动装瓶系统设计.docx VIP
- 大直径变截面筒仓滑模施工.ppt VIP
- 2025年小学音乐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职工罢工应急预案.docx VIP
- 中南民族大学2021-2022学年《Python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标准答案.docx
- 2021-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化疗诊疗指南解读CSCO.pptx VIP
- 致远M1移动协同软件V5.6.2.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