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作业.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_文档视界 车辙中不变的永恒 ——论钟嵘《诗品》对古代文论的贡献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08中本2班赵丽 2008014267 怆”,班婕妤“怨深文绮”;评陈思王“情兼雅怨”,王粲“发愀怆之词”,左思“文典以怨”。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有这样的诗句:“最甜美的诗歌就是那些诉说最忧伤的思想的”,“真正的诗歌指出生于深切苦恼所炽燃着地人心。”那么在重视“怨”的同时,钟嵘还注重情感的“雅”,曹植诗的“情兼雅怨”就是他心中的典范。对诗人的评语中多处用到“雅”: 鲍照条:“颇伤深雅之调。” 任昉条:“善铨事理,拓体渊雅。” 谢庄条:“气候清雅。” 张欣泰范缜条:“不失雅宗。” “雅”在这里更多的是对情感抒发的审美要求。 2、吟咏情性 钟嵘评诗,特重诗之感情,认为诗的本质就在于“吟咏情性”。“吟咏性情”作为文艺观点,最初是在《毛诗序》中提出的。钟嵘虽然引用了《毛诗序》关于诗歌“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的思想,却略去了“正得失”和“先王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内容。可见,他反对诗歌的政治伦理功用而主张诗歌的纯个性情感的审美作用。他提倡吟咏性情,指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不才,晖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即诗歌就是为外物所感而自然产生并抒发的个性情感。所以他在品评诗歌时极力反对那些“理过其辞”、“平典似道论”的作品,却赞赏古诗十九首、建安文学等抒情浓烈的作品。钟氏的“吟咏性情”论是以传统的物感说为基础的,按照这种观点,天地万物的变化是由气引起的,而诗则是人心对这种变化的情感反应。 传统师教中,“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诗经》中表现“怨”的作品很多,如怨妇、怨兵、怨税等,但主体是针对不良政治的批判。而钟嵘更多的是关注个体的人生遭遇,如逐臣、思妇、征人、羁客等,在具有悲剧色彩的社会环境中,借助诗歌抒发悲愁愤慨,宣泄情感达到内心的调和。从这里可以看出,钟嵘摒弃了传统“诗可以怨”说附会政教的倾向,完全从诗的本质对于人的作用和功能的角度出发,从强调怨情的抒发,到论说怨情抒发后的效果,体现了钟嵘立足于人的厚重的生命意识和人文关怀。相比于现在的很多作家,你们是否会感到惭愧,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钟嵘都可以想到创作的人文性,那么处于现在的幸福安定 的时代,至少很多人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作家为“钱”而创作,为“利”而创作呢?其实我觉得现在小学生的创作还挺好的,至少他们的创作不会受到社会某些力量或“风俗习惯”的影响,写的是最自然最本真的文章。 二、物感说 钟嵘认为,诗人情感的激发,有赖于客观外物的感召,他所理解的“物”的内容,不仅有“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这样一些自然事物,而且更重要的是许许多多动人心弦的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内容。比如“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等等。他说:“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客观的现实生活内容,激发了诗人炽烈感情,于是才发而为诗歌。钟嵘在这里以鲜明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表现了对文学和现实关系的正确认识,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我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文学创作是“人心感物”的结果,《礼记·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后动,故形于声。”这虽然是讲音乐,其原理也通于文学。陆机《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正是对于《乐记》中这种“人心感物”思想在文学创作上的运用。但陆机主要是讲自然事物,面没有涉及到物的社会生活内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文学和时代的关系时,就着重指出了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内容的特点,指出“文变染乎世情,而兴废系于时序”。钟嵘所说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创作来源于生活,这句话一点没错,但在任何时代,我想真的写现实中的事情似乎还是有顾忌的。就拿现在来说,谁敢大张旗鼓的发泄对共产党的不满?谁敢公开揭露官员的腐败?谁敢大庭广众之下宣泄自己的不满?就算谁发表了、揭露了、宣泄了,我想这个人大概是要消失了。那么,作为现在的我们,到底要写什么呢?“啊,我亲爱的祖国,我爱你!”,“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是这是多么的老套啊,多么的枯燥啊。但是,老师,我知道很多作家或是很多人都想写自己所想的,但是迫于现实的压力,为了生存,好好的生活,我们不得不歪曲自

文档评论(0)

小文文小库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