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地震波的动力学
一、地震波的频谱
二、频谱的性质
三、地震波的振幅
四、地震勘探的分辨率;一、地震波的频谱; 式中, 叫基频, ; 为周期; 叫倍频。并且,周期信号的这种分解或合成,是唯一的。通过将复杂周期信号分解,得到振幅与频率的关系,即振幅谱;以及相位与频率的关系,即相位谱。
周期信号的振幅谱是分立谱(或叫离散谱),各个谐振动分量的频率是基频 的整倍数,两条相邻谱线之间的距离也是 。如果周期越大,则基频越小,谱线也就相距越近。; 式中, 为振动的频率。非周期信号的谐振动分量的频率不是成倍数增加,而是连续的变化,相当于周期趋于无穷大,基频趋于无穷小,谱线间隔越来越近,其断点的连线由折线变成一条曲线,从而变成连续谱。; 应用欧拉公式:; 定义振幅为峰值 倍的两个频点 和 所限定的频带范围为频谱的有效宽度。
不同脉冲函数的频谱对比可知:短脉冲具有较宽的频谱,长脉冲具有较窄的频谱,即脉冲信号的频带宽度与延续时间成反比。;(1)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其频谱各异。
(2)同一界面的反射纵波比反射横波具有较高的频谱和较宽的频带。
(3)反射波的频谱与传播距离有关。传播距离越大,由于地层吸收作用,主频降低。
(4)反射波的频谱与反射界面的结构有关。
(5)反射波的频谱与激发和接收条件有关。;第三章 地震波的动力学
一、地震波的频谱
二、频谱的性质
三、地震波的振幅;二、频谱的性质;2.线性叠加定理;3.时标变换定理;4.时延定理;5.褶积定理;第三章 地震波的动力学
一、地震波的频谱
二、频谱的性质
三、地震波的振幅;三、地震波的振幅; (1)波前扩散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波前面也在不断增大,地震波的能量也就分散在越来越大的波前面上。
在均匀介质中,震源为点震源时,波前面为球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球面逐渐扩大,从震源发出的总能量不变时,单位面积上的能量相对减小了,振幅也就变小,这种现象称为球面发散(波前扩散)。
设某一时刻球面波的波前面为S,总能量为E,单位面积上的能量为e,则有:; ???设地震波的初始振幅为A0,则传播距离为r时,其地震波振幅为:; (2)吸收衰减
由于实际地层并不是理想的弹性介质,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能量用于克服介质内部颗粒间的摩擦而产生热量损耗,能量发生衰减,振幅减小。这种由于介质非完全弹性所引起的地震波振幅的衰减,称为吸收衰减。
根据弹性粘滞理论,均匀的非完全弹性介质产生的吸收作用,将使地震波的振幅随传播距离的增大呈指数规律衰减。即; 地震波吸收衰减的规律:
地震波传播距离越大,振幅衰减越大;
地震波频率越高,振幅衰减越大;
坚固致密岩层吸收系数小,振幅衰减慢,疏松低速介质吸收系数大,振幅衰减快;
横波的吸收系数比纵波的吸收系数大,在风化岩石中表现更加明显。; (3)透射损失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地下岩层分界面时,一部分发生反射,一部分发生透射。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理想情况下,入射波的总能量等于反射波能量与透射波能量之和。因此透射波能量总小于入射波能量,这种能量衰减叫中间界面的透射损失。; (4)波的散射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粗糙界面或小于地震波波长的不均匀体时,波在不均体表面产生漫散射或绕射,形成各个方向传播的波,这种现象称为波的散射现象。; (5)反射系数
反射系数是影响地震波能量的主要地质因素。反射系数越大,反射回去的地震波能量越多,反射振幅也就越大。; (1)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低速带非均质性
地形起伏
表层致密岩层
侧面反射;;四、地震波勘探的分辨率;(1)地震纵向分辨率; 由上图可知,分辨地层的厚度与地震子波的延续时间有关。如果用地震波的波长 与地层厚度 来确定纵向分辨率,当地震子波的延续时间 为n个周期时,则有:;;一般认为,地震纵向分辨率的极限为:;薄层的概念:
当研究的地层厚度小于 时,称为薄层。
调谐厚度:
通常称 厚度为调谐厚度。;(2)地震横向分辨率; ;菲涅尔带示意图;; 影响地震纵向分辨率的因素很多,分别从 和 两方面来分析。 (1)影响 的主要因素有震源特性,大地滤波因子,记录仪器特性等。子波延续时间越短,分辨率越高。 针对这些因素可以选择合适的激发条件,使地震波具有较高的频率;在资料处理中采取反褶积方法,压缩地震子波的延续时间等。;;;3.影响横向分辨率的主要因素及提高横向分辨率的途径;;;;;;实际波阻抗;;零相位子波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苏教版三上数学《曹冲称象的故事》测试卷及答案.pdf
-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课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其演练全流程讲解(100页经典版课件).pptx VIP
- 2022年4月四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知识试卷.pdf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6.3.2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课件(共19张PPT).pptx VIP
-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doc VIP
- 风机基础土方开挖及回填方案.docx VIP
-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GB 50352-2019.pdf VIP
- TB10007-2006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