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沉降观测点设置与观测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与观测要点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与观测要点 PAGE / NUMPAGES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与观测要点 【 tips 】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与观测要点 沉降观测在建筑物的施工、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后的监测等过程中,具有安全预报、科学评价及检验施工质量等的职能。通过现场监测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对施工过程等问题起到预报作用,及时做出较合理的技术决策和现场的应变决定。 一、沉降观测的对象 沉降观测的对象包括: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 物;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加层、扩建建筑物;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地下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及需要积累建筑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工程;创优工程要求的建筑物。 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的 点位,一般布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在转角及沿外墙每 10~15 米处;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荷 载分布、不同基础类型、不同基础埋深、不同上部结构、沉 降缝和建筑物裂缝处的两侧;建筑物宽度大于或等于 15 米, 或宽度小于 15 米但地质条件复杂的建筑物的内纵墙处,以及框架、框剪、框筒、筒中筒结构体系的楼、电梯井和中心筒处;筏基、箱基的四角和中部位置处;多层砌体房屋纵墙间距 6~10 米横墙对应墙端处;框架结构可能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的相邻柱基处;高层建筑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应尽端处。各种构筑物沿四周或基础轴线的对称位置上布点,数 【 tips 】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量不少于 4 个测点。观测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工程影响范围以外,一般不小于 30~50 米且数量不应少于两个。 观测点的布设是沉降观测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直 接影响观测数据能否真实地反映出建筑物的整体沉降趋势及局部沉降特点。 三、 沉降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沉降观测的测量精度等级 采用Ⅱ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 20~30 米,视线高度不宜 低于 0.5 米,宜采用闭合法消除误差。 四、 观测周期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施工期间一般在基础或地下室完成后 开始观测,每完成一层观测一次,沉降速度 ge;2.0mm/d 应 减缓加载速度并增加观测次数;如施工过程暂停,则在停工 及重新开工时应各测一次,停工期间 2~3 个月测一次;竣工 后第一年测四次(其中第一次宜在竣工后二个月时) ,第二 年测 2~3 次,以后每年一次直到稳定。 各个阶段的复测必须 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 情况或规律。 五、 稳定标准 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观测工程,或最后三次观测中每次沉降量均不大于 2radic;2 倍测量中误差,则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二、三 级多层建筑以 0.04mm/d,高层和一级建筑以 0.01mm/d 为稳 【 tips 】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 定标准。若施工过程中沉降大于 2.0mm/d 则应采取有效措施。 六、 验收标准 建筑物竣工验收标准为最后一次观测的沉降速度:二、三 级、多层建筑物和低层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 le;0.10mm/d , 最大沉降速度 le;0.12mm/d ( 2 处),一级、高层建筑物平均 沉降速度 le;0.06mm/d ,最大沉降速度 le;0.08mm/d ( 2 处)。

文档评论(0)

157****98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