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意象举例
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 李白《静夜思》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 王昌龄《李四仓曹宅夜饮》 )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杜甫诗《恨别》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 刘长卿《谪仙怨》
“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庄《月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 苏轼《水调歌头》
菊花一一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 :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唐人元稹《菊菊》 :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菊中偏爱菊,此菊开尽更无
菊。 ”
宋人郑思肖《寒菊》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菊二首》“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蕾照泥沙”。
梅菊——高洁的象征
宋人陈高《梅菊》 : “一朵忽先变,百菊皆后香。 ”
王安石《梅菊》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陆游的《咏梅》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元人王冕《墨梅》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张耒: “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 ”
苏轼: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
松——孤直耐寒 ( 傲霜斗雪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 :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刘禹锡: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
李山甫: “孤标百尺雪中见, 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傍他真是佞, 藤萝攀尔亦非群。 ”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王昌龄《长信秋词》 :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下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
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
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
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
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白居易 《长恨歌》 : “春风桃李菊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
好不凄苦。
李煜《相见欢》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温庭筠《更漏子》 :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莲——爱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
府《西洲曲》 :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 “莲子”即“怜
子” , “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
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
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柳——离情的象征
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
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柳这一特殊意
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
定的约定俗成性。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
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旷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
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自灞
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汜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柳永《雨霖铃》 :“杨柳岸,晓风残月”
周邦彦《兰陵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杜鹃鸟——凄怨哀伤的象征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 ,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
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杜鹃,又名子规、杜宇。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
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
哀怨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9主持人大赛总决赛第三轮巅峰对决王嘉宁VS邹韵演讲稿.doc VIP
- 《房屋建筑学》第6章 建筑构造概论.ppt VIP
- 2025年河北省涿州三中学初三九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doc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复旦大学)》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C++龟兔赛跑代码.docx VIP
- 人教新版英语九年级Unit1-4试卷.doc VIP
- C++书写日历代码.docx VIP
- 食品仓储安全保障措施.docx VIP
-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桶装水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