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
黄埔军校走出的史学家:黄仁宇
黄埔军校走出的史学家:黄仁宇 蒲元 姜金锋 黄仁宇是黄埔同学中的一个传奇。黄埔毕业生中在军政界赫赫有名者不胜枚举,然而成为世界级史学大咖的,却似乎惟黄先生一人。他的求學、抗战和史学界经历,比他书中的历史故事,还要曲折、精彩…… 南开or从军:这是个问题 莎士比亚经典之作《哈姆雷特》中有句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1937年,对于未及弱冠的黄仁宇来说,就读南开还是去从军,似乎也是个问题。 就在前一年,黄仁宇考入南开大学机电工程系,并获得奖学金。这正是他父亲所希望的:“子女专心学业,上大学,当工程师,或是靠着建设性的工作体面赚钱,不要当政客或军人。”然而,卢沟桥的枪声划破天际,黄仁宇“小时候读书,很受太史公司马迁的影响”,满头脑充满着的传奇性的希望和想法,在这时自然而然地演变为从军报国。对此,父亲无疑是反对的。于是,在去南开念书和从军这两个选项中,黄仁宇犹豫了半年之久。至1938年初,当母校已被迫南迁,偌大的华北再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之时,他终于下定决心,选择后者。 意外的是,父亲这次竟没有坚持己见,反而建议他报考军校,以取得正式的军官职位,理由极为简单:“大规模战争将是延长的战事,必须想到远期的后果”,然而其中却蕴含着对中日战事准确的判断。能有如此见识的当非等闲之辈。黄仁宇的父亲黄震白,号种苏,出身于湖南一个家道中落的地主家庭,青年时期加入同盟会。后为策动新军,于而立之年考入福建讲武堂一期,并成功地将时任总教习的实力派将领许崇智带入同盟会。武昌首义后,许崇智在福建积极响应,指挥新军分别攻占总督府和旗兵营,立下首功。辛亥革命成功后,许崇智被南京政府委任为第14师师长,黄震白则担任参谋长。后来,黄震白还作为福建省代表晋见过孙中山。倒袁之役后,他立室成家,淡出军政界。父亲青年时期的经历,使黄仁宇“在接受书本知识之前,先已和历史的实际行动接触”。他矢志从军,想必也有父亲的隐约影响。 此时的黄仁宇才19岁,父亲黄震白告诉他,必须等到1938年夏,他年满20周岁时才可以付诸于行动。父子两人都不曾料到的是,这寥寥数月居然成为黄仁宇生命中非常特殊的一段时光。 《抗战日报》:廖沫沙与范长江 在等待的日子里,黄仁宇发现长沙新出版了一份名为《抗战日报》的爱国报纸,便毛遂自荐去报社,得到接纳。《抗战日报》是“半开大小的画报形式,所有的报道都刊在一张纸上”,二、三版刊登抗战宣传文章,第四版是国际新闻。著名剧作家田汉担任报社社长,但他的主要精力在武汉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的抗战文艺救亡工作方面,报社的编辑工作实际由廖沫沙负责。 在黄仁宇的记忆里,有一段时间报社仅他和廖沫沙是全职,床就放在办公桌旁边。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时,还延请廖沫沙题笺。 在《抗战日报》工作期间,黄仁宇结识了当时已是知名记者的范长江。对于这位比他大9岁的前辈,黄仁宇很是敬仰。抗战之初,范长江有一个宏大的理想,即将所有新闻从业人员团结起来,用报纸的力量为抗战作贡献。他创建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并担任会长。长沙分会成立时,身处新闻界且与范长江相熟的黄仁宇顺理成章地参与进来,负责整理成员名单。整理工作结束后,心里记挂着考军校的黄仁宇便向范长江告别。 范长江试图说服这位得力助手放弃军事梦想。数十年后,黄仁宇回忆当年的情形时写道:“他替我分析局势:战争的进程很清楚,日军会继续挺进,汉口会沦陷。西安和长沙将成为自由中国的两大‘基地,一个在中国西北,一个在中国内陆的南方,两大战略中心的命运对战争未来的进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留在长沙,做出一番成果。”尽管范长江的判断确有过人之处,但黄仁宇却一心向往着黄埔军校。 成都本校:看见过校长五次 1938年夏,黄仁宇顺利考入黄埔军校,不久即被编入第16期第1总队,1939年元旦进入成都分校学习。在日后几乎等身的作品中,黄仁宇多次提到在军校的日子,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多面的黄埔。 训练是军校首要的任务,亦是学员的主业。那么在军校学些什么呢?黄仁宇写道: “军校想要锻炼我们的心智,是通过不断地操练来实现的。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操场上,演练如何立正。我们的军官解释,当一个人确实在立正时,他的观察力也跟着凝结……我们的立正练到差强人意后,就学习如何敬礼及转弯。训练的目的在专心一致,不受外界干扰……这个步骤完成之后,接下来就练习踢正步。踢正步的优美之处,不在于踢得有多高,而在于踢得有多慢……有一连可以做到一分钟九十步,简直美得令人屏息。 凡阅兵的时候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慢性阻塞性肺病管理.ppt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026版).doc VIP
- 江西省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操作手册(项目端).docx
- 贵阳市2026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DaVinci-Resolve-Speed-Editor-达芬奇快编键盘操作说明.docx VIP
- 小学劳动教学课例《学做水果茶》教学设计.pdf VIP
- 科学计算语言Julia及MWORKS实践单元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检验科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VIP
- DB15T 4010-2025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铁合金.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