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课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一.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完整的概念和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
1.Food security:足够的食物供应。 2.food safety:即人类摄入的食品不含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污染物、无毒、无害,并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二.食源性疾病(food borne disease);范畴
食物中毒
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慢性中毒(食物污染物)
慢性退行性疾病(食物营养不平衡)
基本要素
传播疾病的媒介: 食物
病原物: 食物中的致病因子
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或中毒为特征;(1)生物性病原物
细菌及其毒素
沙门菌属、腊样芽孢杆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肉毒梭菌毒素
真菌
肝脏毒、肾脏毒、神经毒、细胞毒等
黄曲霉毒素、赭曲酶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病毒
甲肝、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等
寄生虫及其虫卵
绦虫、旋毛虫、肝片形吸虫、姜片虫、弓形虫、吸虫类等;(2)化学性病原物
化学农药、兽药
重金属
多环芳烃类
N-亚硝基化合物
食品添加剂
植物生长促进剂;(3)物理性病原物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
核试验降沉物
核泄漏事故;三.食物中毒 (food poisoning);食物中毒的特点:
1. 潜伏期短,多为集体暴发;
2. 临床表现相似,多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3. 发病与某种食物有关,不食者不发病;
4. 一般无人与人之间传染性。;食物中毒的分类:
1. 细菌性食物中毒;
2. 有毒动植物中毒;
3. 化学性食物中毒;
4.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1.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机制;2.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嗜盐菌)食物中毒; 2000年9月22日海南中学发生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有七十多名学生和职工中毒。
食品摆放生熟不分,苍蝇密度大,消毒设施不完备。
对海中第三食堂的四名厨师和六名服务人员进行采样调查,均发现携带有副溶血性弧菌,同时在第三食堂采集到的一个砧板上也发现同样病菌。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变形???菌食物中毒;3.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治原则;(2) 预防原则
1) 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与管理,防止食品加工、运输、销售、贮存过程中被污染;
2) 低温保存食品,控制细菌繁殖和毒素形成;
3) 食品加热充分,彻底杀灭病原菌和破坏毒素;
4) 加强对食品加工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卫生培训,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二)有毒动植物中毒
1.河豚鱼中毒
中毒机制与临床表现
阻碍神经肌肉的传导作用 肌肉麻痹
河豚毒素
扩张外周血管 血压下降;河豚鱼特征;世界各地的河豚鱼;临床表现与急救治疗;;防治措施
治疗措施:尚无特效解毒药,以尽快排出
毒物并对症治疗。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防止误服。;2.黄花菜中毒(萱草、金针莱)
毒素:秋水仙碱
预防措施:
食用新鲜黄花菜要去其长柄;
开水焯后再冷水浸泡2小时;
开水焯后晒干食用;
;3.发芽马铃薯中毒
(土豆,洋芋、山药蛋)
毒素:龙葵素;4.木薯、苦杏仁中毒;5.毒蕈中毒
(toxic or poisonous mushroom); 2000年3月17日下午,9名湖北籍民工在广州天鹿湖公园附近的山上采回2公斤蘑菇,煮出一大锅鲜美的蘑菇汤,谁料众人吃完后,相继中毒,陆续住院抢救。
至3月23日下午,住院的9人中已有5人相继因抢救无效死亡,其余4人也尚未脱离危险期。经有关部门确定,民工所煮食的蘑菇是目前世界上9种最毒的蘑菇之一“白毒伞”。由于9名民工食用量较大且求医时间较晚,致使造成较大伤亡。; 蕈:无毒300余种
毒蕈:80多种,剧毒10多种。
生长在温暖、潮湿地方;
外观美丽,色泽鲜艳毒性大;
预防措施:
不要随意采摘食用;
;临床表现与急救治疗;潜伏期10分钟至6小时
主要症状为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