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古体诗写作入门讲义
古体诗写作入门讲义 戴俊德编 一、古体诗概论 唐代以前的诗体统称为古体诗,亦称“古诗”或“古风”。每篇句数不拘,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按中国诗体发展史,从上古歌谣,到最早的诗集《诗经》风雅颂,接着《楚辞》离骚,接下“汉乐府”,而后歌行杂体,其中有三国时期的建安诗,魏朝的正始诗,晋代的田园诗,才到唐宋律诗。 本章将古体诗平仄、用韵(包括通韵换韵)、对仗,和各种古体诗体裁逐一简要说明并举例,以便学者有所依据和借鉴。 二、古体诗平仄 古体诗平仄不受约束,其特点常有拗句,而常见的拗句有在句尾或句中出现。句尾出现的是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句中出现的是其平仄并非交替而是相因,而且不拘粘对。古体诗虽然不讲究平仄,但念起来必须通顺和谐,高低起伏,悦耳动听,含自然韵律,也就是所谓天籁之音。由此可知只要措辞用字恰当,即使不符合格律诗的韵律,也能产生优美动听的声韵音调。 举例: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还,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提示:是故拗句未必拗口,符合格律诗准则也不尽顺口。要把诗作重复朗读、快读,感觉顺畅,才能作准。) 三、古体诗用韵 古体诗用韵,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可以一韵独用也可用通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转韵),并可连续换几次韵。 押平声韵的如:杜秋娘《金镂衣》 劝君莫惜金镂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平声韵) 花开当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平声韵) 押仄声韵的如: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仄声韵)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仄声韵) 一韵独用的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七阳韵)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七阳韵)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七阳韵) 用通韵的如: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四支韵)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四支韵)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五微韵) 一韵到底的如:王维《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全部五微韵) 换韵的如:高适《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十三职韵)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十三职韵)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十五删韵)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十五删韵)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七麌韵)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七麌韵)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五微韵)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五微韵) 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廿六宥韵)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薊北空回首。(廿六宥韵) 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廿五有韵)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廿五有韵) 相见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十二文韵)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十二文韵) 四、古体诗换韵 古体诗换韵可以每两句一换,也可以四句、六句甚至十几句才换韵。可以平仄韵交替换韵,或连用两个平声或仄声韵才换。必须注意换韵的第一句,一般总是押韵的。 古体诗换韵一般都是取偶数诗句一换,但也有三句一换的,叫“促句诗”,讲究气韵连绵,掉转灵活,譬如: 悲秋?宋筠 江南秋色摧烦暑,夜来一枕芭蕉雨。 家在江头白鸥浦,一生未归鬓如织。 伤心日暮枫叶赤,偶然得句应题壁。 (暑、雨、浦为第四类上声韵,织、赤、壁为第五类入声韵。) 五、古体诗通韵分类 古体诗所谓通韵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必须是邻韵才能通用。依一般情况看来,平上去三声各可分为十五类,如下表: 第一类:平声东冬;上声董肿;去声送宋。 第二类:平声江阳;上声讲养;去声绛漾。 第三类:平声支微齐;上声尾荠;去声实未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