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肠道及肠道菌的运行机制 2.2 有益菌的功能 通过磷壁酸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特异结合,参与肠黏膜生物学屏障的形成,阻止或抑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等入侵,抑制痢疾、伤寒、真菌等致病菌的繁殖 通过降解亚硝酸胺,调节和协调肠道内的菌群组合,抑癌和抗肿瘤 微调免疫 * 四、肠道及肠道菌的运行机制 2.3 肠道菌的运行机制 有益菌占主导地位,肠道蠕动健康,身体抵抗力较强,有害菌数量过多,中间菌也会被“带坏” 大肠杆菌(中间菌)的共生作用 大肠杆菌的领地作用:为兼性厌氧菌,90%以上的厌氧菌,非常需要大肠杆菌共生,消耗氧气创造厌氧环境; 大肠杆菌的领地作用:免疫屏障的构筑大军,大肠杆菌菌体存在其他革兰阴性肠道杆菌的类偶抗原,可刺激产生低度的抗体,使许多淋巴细胞致敏,形成免疫屏障,阻止边缘细菌的领地入侵 * 五、肠道有年龄 人除了生理年龄、心里年龄,还有肠道年龄 1、肠道年龄:不是出生年龄,随生理年龄的增长,肠道内菌群分布变化的阶段反映,称为 “第三年龄” 肠道年龄越小越年轻,机体就会越健康 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和乳酸菌越多,肠龄就年轻,身体就健康 一个中年人可能有着10岁、20岁的肠龄,而一个20或30岁的人,可能有老龄化的肠道 * 五、肠道有年龄 1、肠道年龄 健康婴儿刚出生时,肠道菌有100多种,约10万亿个,其中双歧杆菌占细菌总数的90%-95% 人10岁时双歧杆菌开始锐减 到成年时双歧杆菌所占的比例从40%下降到10%左右,步入老年期 在60岁以后,只剩1%-5% * 五、肠道有年龄 2、决定肠龄年轻的两种菌 双歧杆菌:调整肠道菌群,及时清理肠道垃圾、加强营养吸收,清除衰老因子,是人体的“清道夫” 乳杆菌类细菌:合成B族维生素、维生素K、叶酸等 滥用抗生素:将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杀死,致使肠道微生态环境遭到重创,造成肠道早衰、大肠杆菌及腐败性细菌没有得到制约,乘机产生众多毒素,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便秘等多种疾病 健康人的肠道年龄与其生理年龄相差不大 * 六、消化功能障碍,影响全身 1、消化系统调节及功能障碍 消化系统神经调节:消化除受中枢神经和自律神经系统调节外,还受肠壁内神经(交感、副交感)从的局部反射调节,具有相对独立性,称“肠脑” 消化系统体液调节:全身性的激素调节,胃肠道自身分泌的激素(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等)调节 消化功能障碍:消化道和消化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分泌、运动、吸收和排泄功能发生紊乱。主要是营养紊乱和免疫功能减退 * 六、消化功能障碍,影响全身 2、消化道疾病 中毒性腹泻:霍乱菌 肠病性和肠毒性腹泻:大肠杆菌 急性和慢性胃肠道疾病: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受损,上皮细胞对肠腔内抗原的处理缺陷 大肠内的主要固有菌可抵制致病菌的入侵,防御腹泻 经常发生腹泻而使用抗生素,会使肠道菌群构成的屏障功能遭受破坏发生腹泻 无法排泄产生的便秘,大肠运动力发生紊乱,致胀气和直肠排空不完全造成 * 六、消化功能障碍,影响全身 3、肠道的警训 粪便异常:有害菌繁殖过盛,导致有益菌被抑制的失调现象,首先表现为屁的味道和粪便颜色等出现异常,进而产生便秘、腹泻、胀气等,粪便正常与否是对胃肠道健康最直接的判断方式 便秘:肠内菌群失调诱发便秘,并产生各种有毒物质,便秘者双歧杆菌比健康者少,甚至无双歧杆菌的存在。长期便秘会诱发疾病发生和致使肠道提早老化 * 六、消化功能障碍,影响全身 3、肠道的警训 腹泻:粪质稀薄,容重与重量增多或排出脓血,肠内有益菌大量减少或有害菌过度增加,特别是双歧杆菌显著减少,使肠菌失调 腹胀:可能伴有消化不良,肠道菌群恢复平衡,症状会自然消失 肠躁症: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结肠菌群可能发生紊乱 * 六、消化功能障碍,影响全身 4、肠道健康判断方法 肠道老化,以肠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作为判断标准,尤其是双歧杆菌所占比例 粪便味道和状态,判断肠道健康 粪便味道恶臭是肠内坏菌扩散严重 粪便颜色越呈现金黄色越好 如出现鲜红色可能是直肠或肛门出血 如是白色甚至灰白色,多与胆肝系统有关 如出现黑色,可能是胃或十二指肠出血 如墨绿色腹泻,可能消化不良或肠炎 * 七、健康要从“肠”计议 1、肠道疾病,是万病之源 对肠道得顺毛捋。温柔的肠道,闹情绪、发飙时,会出现“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腹泻、腹疼、便秘、腹胀等 肠癌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蔓延,除肠癌外的许多大病,都与肠道健康、肠道菌密切相关,如心脏病、老年痴呆、高血压、肝硬化等 以往认为伤风感冒是万病之源 当从“肠”计议后,会觉得,肠道疾病,是万病之源 * 七、健康要从“肠”计议 2、有益菌,主宰消化系统健康 胃:受酸性环境影响,胃内容物细菌数低于103个/克 小肠:内容物细菌数大约104个/毫升,受内容物转运速度、胆汁和胰液分泌的影响 大肠:微生物密集的生态系统,通常存在几百种细菌,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