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忏悔录》与沈复《浮生六记》比较研究.docx

卢梭《忏悔录》与沈复《浮生六记》比较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卢梭《忏悔录》与沈复《浮生六记》比较研究 ? ? 摘 要:诞生在18世纪的《忏悔录》与《浮生六记》同属自传体回忆录,法国卢梭与中国沈复这两位作家在各自不同的国度里均崇尚个性解放与自抒性灵,表达反封建的要求,表现了初步民主主义精神。然而这两部作品产生的世界影响力却大相径庭。这源于两部著作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性质与注重个人感情色彩之差别,背后则折射出西方重忏悔意识与东方重内省意识巨大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卢梭 沈复 《忏悔录》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与《忏悔录》同属自传体回忆录,它们的作者沈复与卢梭都生活在18世纪。这两部回忆性自传体都写于作者中年之后,采取了几乎同样的欢乐与伤感交织为主要内质的抒情笔调和坦率真诚的写作态度。诚然,中国与法国的社会文化传统有显著差异,两位作家的生活背景又不尽相同,但这两部作品应运而生的社会基石与思想文化内涵却有异曲同工之处。然而,从世界文学的地位来看,卢梭的《忏悔录》内容又要复杂得多,不仅占据受人敬仰的地位,更具有启蒙主义个性解放思潮的烙印。 一、东西方封建社会中个性解放的烙印 18世纪的法国已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转型时期,也是法国封建专制主义最后挣扎腐朽的时期,专制王权同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群众矛盾日益尖锐。众所周知,法国启蒙文学批判力度相较于欧洲的其他国家是最强的。其中把法国文学推向繁荣顶峰的卢梭便是其中的翘楚。平民出身具有激进思想的卢梭因自然神论备受教会与政府的迫害,于颠沛流离的晚年逃亡生活中对人生进行思索,剖析自我,忏悔透露自我的弱点,他对自己无所保留,完成了文学性自传《忏悔录》,表明自己在这个混浊的社会中是一个纯真的、诚挚的、追求自由的公民。他暴露自己的灵魂,正是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最突出最形象的表现。沈复生于乾隆二十八年,从《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幕僚,有过一段短暂失败的经商经历,未参加科举,以卖画谋生。他所生活的乾嘉年间亦是中国封建社会滞固,清朝统治由盛转衰,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时代。“卢梭和沈复处于欧亚大陆,历史发展过程大体相当的阶段。”他们都处于封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走向没落的历史时期,而二人又有着较为相似的个人经历,卢梭出身贫穷,从小尝尽人间冷暖,他的“晚年基本在不断流亡中度过,瑞士当局下令焚烧他的著作……欧洲反动势力不断毁谤和排挤他”。而《浮生六记》中的第二章坎坷记愁中记载沈复与其妻陈芸因家庭琐事失欢于父辈被沈父为代表的封建家长赶出家门,与年幼子女分别,避居别家颠沛流离。血泪文字反映了个人在封建礼教压迫下的无限痛苦,人生的艰难与悲凉跃然纸上。正是由于沈复与卢梭同处中法封建贵族统治阶级腐朽、疯狂的年代,他们的回忆录作品便具有了相似的时代意义与思想价值。加之二人均有个人与社会对立的矛盾冲突,又有以自己独特方式打破封建束缚获得暂时身心完全自由的愿望与行为,因此在二人的这两部自传体回忆录中均有着思想先驱者宝贵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自由与平等。比如《忏悔录》中卢梭真实地叙述自己是平民出身,不肯受束缚、受奴役,不惜万死也要把暴君除掉,是专制君主政体的反对者,即使受迫害也不屈服。他“对他的每位女朋友都有融合着崇高的景慕的真挚的爱”,甚至是对意大利的妓女徐丽埃坦,卢梭既哀叹她的命运又怀着崇敬的心情与之结交,他具有男女平权的民主主义精神。“卢梭致力于发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自然纯朴的人性、值得赞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总之,《忏悔录》诞生于改变欧洲历史进程的启蒙运动大潮中,坚定传达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自由、平等的社会政治要求,“是欧洲传记文学的高峰”。沈复的《浮生六记》属叙事体系列文言散文,诞生于统治危机日渐显露的封建社会晚期,以个人的婚姻生活为中心,以知识分子之尊来书写讴歌相濡以沫的妻子,这本身就是向封建男尊女卑思想的挑战,也与五四新文学要求个性解放有内在联系。“因为在文以载道的封建正统文学理论统治下,如此浓墨重彩地抒写夫妻生活的作品是纯然不多见的”,用相濡以沫的夫妻深情来反抗冷漠无情的封建宗法关系,蕴含了淳朴自然的民主主义思想,又具有近代启蒙思潮的意味。沈复夫妇在大家庭之外与友朋相聚、畅游山水的鲜活姿态,于贫穷生活中过出闲散风雅来;与船家女在月夜舟中不拘形骸,芸娘与浙江名妓幼女憨园结为姐妹种种,“是对那个时代过于严厉地规范男女关系做法的嘲讽”,古来布衣蔬食过日子的夫妻很多都迫于无奈,而他们夫妻二人摒弃世俗的观念,反抗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和对下层少女美丽与聪慧的欣赏都蕴含着反封建贵贱观念的意识。从思想内涵上来看,卢梭的《忏悔录》与沈复的《浮生六记》都顺应了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与历史的前进方向一致,两位作家在各自不同的国度里崇尚个性解放与自抒性灵,写出了真实的人生体验和痛苦的社会真相,表达反封建的要求和希求解脱的共同向往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