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肌腱末端病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terminal disease of multiple tendines 类别 风湿科/局部结缔组织病 ICD号 M67.8 概述 近年来,人们已认识到多肌腱末端病是未定型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赖特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和反应性关节炎等脊柱关节病常见而具有特征的表现之一,对这一类疾病的诊断具有提示性价值。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儿童的多肌腱末端病或血清阴性肌腱末端病和关节病综合征,是幼年脊柱关节病的标记和预测该病的最好指标。 虽然它尚未被划分在脊柱关节病分类中的一种疾病,但是它又与许多脊柱关节病密切相关。不少病人患病后先到骨科就诊。 概述 将多肌腱末端病在此描述,以便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广的诊断思路。 流行病学 本病男性明显居多,男女之比为9∶2。平均发病年龄32.3岁(14~55岁)。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 病因 本病病因未明,其报道较少。 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病理检查: 从肱骨外上髁、髌腱或跟腱附着点等处活检取材组织,大体可见组织增厚、变硬、发黄、水肿和肉芽形成等变化。组织学改变有单核细胞浸润的肉芽组织,小血管增生,纤维化或化生的组织及慢性肉芽组织形成等。 临床表现 本病男性明显居多,男女之比为9∶2。平均发病年龄32.3岁(14~55岁)。多为急性发病,患者主诉为多个肌腱末端部位的疼痛,大多数为中度痛,少数疼痛严重,影响活动。夜间痛几乎见于所有患者。有的患者可伴发腹泻、结膜炎或复发性口腔溃疡。 发病的肌腱末端局部可见肿胀、微红、触诊微热,触痛极为明显,甚至拒按。受累的部位可有: 骶髂关节、肱骨外上髁、跟腱或跖腱膜附着的跟骨、喙突、髌骨上下极,胫骨粗隆、肩胛冈下、桡骨末端、股骨大粗隆、髂骨嵴和髂棘、肋骨与软骨的连接处、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棘突等。 临床表现 受累的肌腱末端达5~20个,平均9.8个。少数患者伴发少关节炎或单关节炎,下肢关节比上肢关节多见,但均为自限性,通常在1周~2个月消退。有迹象提示本病似有家族中几个成员发病的趋势。 并发症 本病可并发腹泻、结膜炎或复发性口腔溃疡。儿童多肌腱末端病或血清阴性肌腱末端病和关节病综合征,可能是幼年脊柱关节病的早期。 实验室检查 本病患者缺乏全身性炎性反应指标,如血沉不增快。在1份11例的报道中,全部患者HLA-B27均为阴性。另在解放军总医院的1份报道中,3例患者的HLA-B27亦均为阴性。个别患者类风湿因子或抗核抗体阳性,似乎和本病无关。 其他辅助检查 本病所见的放射线学改变无特异性,X射线片无骶髂关节炎征象。骨扫描在炎性肌腱末端显示活性增加的放射性浓集现象。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在肌腱附着点最常见的改变为水肿,而其中一半患者在临床无症状。 诊断 Shichikawa等提出的多肌腱末端病的诊断要点如下: ①肢体或躯体至少有5个部位的肌腱末端有自发痛和触痛,其部位如喙突、肱骨外上髁、骶髂关节、髌骨下方、跟腱在跟骨附着点,及胫骨粗隆等;②1个或多个肌腱端肿胀;③无全身性炎症及X射线片骶髂关节炎表现;④排除脊柱关节病中所属的任何疾病。 施桂英认为,对多肌腱末端病的诊断关键尤其应建立在详细的体格检查基础上,将关节周围或附近的肌腱末端炎与关节滑膜炎区别开。 诊断 前者只有局限的轻微肿胀或无肿胀,压痛点却极为明显,邻近的关节无肿胀和压痛,以及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均无障碍,只是为了避免关节活动时引发肌腱末端疼痛加重,患者常呈制动状态;后者因关节滑膜炎而出现关节肿胀、积液、触痛和运动障碍,但其附近肌腱末端并无异常。临床上,由于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上的不慎。将多肌腱末端病患者误诊为其他关节炎,误诊时间长达数月,甚至数年者已非个别情况。如果能提高临床的鉴别能力,多肌腱末端病并非罕见病。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其他关节炎,滑膜炎,幼年脊柱关节病相鉴别。 治疗 本病仍以对症治疗为主。急性期应适当休息,辅以物理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全身治疗或全身治疗配合局部用药,都可改善临床情况。可供选用的药物如双氯芬酸、阿西美辛或舒林酸等。本病病因未明,其他治疗尚乏报道。 预后 临床上,由于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上的不慎。将多肌腱末端病患者误诊为其他关节炎,误诊时间长达数月,甚至数年者已非个别情况。其预后良好。患者伴发的关节炎,均为自限性,通常在1周~2个月消退。 预防 1.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改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 2.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