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的形态,数目和结构.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线粒体的基本特征; ;短棒状 或小球状;骨骼肌细胞中可见巨大线粒体,长达7—10微米 ; ●精细胞中,沿鞭毛紧密排列;肌细胞中,包装在邻近肌原纤维中间 细胞内线粒体分布可因细胞的生理状态改变产生移位现象 ●肾小管细胞内交换功能旺盛时,线粒体集中于质膜近腔面内缘; ●有丝分裂过程中线粒体均匀分布在纺锤丝周围。 ;鼠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核染成蓝色,绿色示线粒体,红色示肌动蛋白纤维; 克山病、肝硬化、肝炎、癌症等患者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形态和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发的变化。如:克山病患者心肌线粒体膨胀,嵴稀少、嵴不完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变形,结构模糊嵴稀少扭曲;肝硬化时线粒体密度下降;人原发性肝癌癌细胞线粒体嵴数减少成为液泡状线粒体;坏血病患者细胞中有时可见2~3个线粒体融合成的大线粒体。;分析: 线粒体是细胞内敏感多变的细胞器,常作为组织病变的标志,是有关疾病诊断的辅助指标之一。 ;超微结构;外膜;1、外膜(outer membrane):; 位于外膜内侧,由一层单位膜构成,平均厚4.5nm。含100种以上的多肽,蛋白质和脂类的比例约4:1。心磷脂含量高(达20%)、缺乏胆固醇,类似于细菌。其通透性很差,但有高度的选择通透性,借助载体蛋白控制内外物质的交换。内膜向内形成嵴,嵴增大了线粒体内膜的表面积,嵴的内表面上布满了颗粒——基粒。基粒由头部(F1)和基部(F0)构成 。 ;结构:(内膜将线粒体的内部空间分成两部分) ;外膜;管状嵴线粒体 ;基粒:内膜和嵴膜基质面上许多带柄的小颗粒。每个线粒体约104~105个。与膜面垂直而规律排列。;头部:呈圆形,含有ATP酶(F1),它由5种多肽组成(α3β3γδε)。a和β亚基是结合ATP或其它核苷酸的位点,是表现活性的主要成分;γ亚基可能与质子进入F1有关;δ亚基与基片膜蛋白结合,连接F0与F1;ε亚基可能参与调节F1- ATP酶的活性。;;外膜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