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的保管 案例23:患者自备肉毒素,放科室冰箱保管。护士未仔细阅读药物储存说明,将药物放置在冰箱冷藏箱(实际应冷冻),使用时发现药物已失效 改进措施:药物储存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药物贮存要求 防止给药错误 严格按给药流程操作:询问姓名、核对腕带、双刷条码 充分认识到目前给药流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无法用EDA双扫描执行的药物、非整片口服药、生成多张标签的药、药房提供了错误的药物、同一药物有国产及进口之分、 自备药和自购药的存在、配置有效时间 及时澄清医嘱 关注EDA所提供的信息: 药物已停、未到执行时间、过敏信息等 新药、新剂型详细了解用法和副作用 重视患者、家属对药物提出的疑问 ME分析、呈报、分享,避免类似事件在其他部门发生 及时上报近似错误,寻找改进机会,防患于未然 (我院2007年上报的近似错误中208例与给药相关) 应对给药错误 保持冷静,评估病人,叫帮助,组织抢救 停止给药操作、更换药物、输液装置 寻求帮助,第一时间报告组长、医生、护士长和/或值班护士长 如患者或家属要求,可在护患双方共同签名后封存药物及注射、输液用物 应对给药错误 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利用支持系统,与患者及家属作充分的沟通 及时消除同一病室其他患者和家属的疑虑 作好交接班,避免任何可能导致该病室患者和家属不信任的事情再次发生 填写意外事件表及药物不良反应速报表,针对原因进行分析 规避给药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ME与医院的多个部门相关,但在保证用药安全工作中护士却担负了特别重大的责任 药物知识培训,电脑中随时可查的药物信息,拓宽了护士的临床药学知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建立,使临床静脉用药更安全 电脑化处方及EDA的使用,从系统上来防止给药错误,减轻了护士的压力 我院管理者也一直致力从政策上 营造积极主动报告ME的专业文化 氛围,更有利于给药流程的改进 给药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及防范 1-10F 黄美丽 意外事件和给药错误 意外事件是指与常规的治疗护理所产生的预期结果不相符合的非正常事件。给药过程中的意外事件主要是给药错误 我院药事管理制度中提出:给药时发生下列情况如: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途径;错误的剂量;错误的药物;给药时间发生明显的偏差,就被认为是给药错误 认识给药错误 给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 ME)是医疗差错中的主要部分,其特点是: 发生率高 粗略估计,美国住院患者每天有一次ME 我国某年处理的170万例医疗事件中,与ME相关的占37% 我院2007年上报441例意外事件,其中ME89例,占20.2% 可造成严重的后果 约1%的ME导致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 美国每年死于给药错误的病人在 44,000 - 98,000 之间 认识给药错误 增加医疗费用 据推算美国因ME造成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120亿美元 影响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 大多ME可以避免 有效应对,可以减轻ME对病人的伤害 有调查指出,在给药错误导致的死亡中,70%可以预防,不可预防的仅占24%。 ME与护士的关系较大 护士是给药的直接操作者和给药流程的最后把关者 讨论 各位在实习或以前的工作过程中是否经历过给药错误? 事情是怎样发生的? 你的感受如何? 错误的病人 案例1:5-6床医嘱“优泌灵4U皮下注射”,护士在交班纸上写得象5-1床。于是对5-1床执行了优泌灵4U皮下注射。注射后家属提出疑问:患者晚餐只喝了两口豆浆,也没测血糖,为什么打优泌灵?此时,再次核对发现病人错误 案例2:护士发口服药给1床,因患者外出检查,就未刷EDA,将药物留在患者床头柜上,此时因药袋粘在一起,就误将2床的药物也留在1床处,患者回来后服用了全部药物 防止将药物给予错误的病人 在执行治疗时必须使用EDA扫描 腕带及药物标签条码来规范执行 发药时患者不在,将药物及时拿回 目前优泌灵注射等医嘱,尚不能用 EDA双刷条码,但可以刷取病人腕带,查看医嘱再执行。 如有特殊原因,比如医嘱已停,但药物已经配置,需要使用,此时必须更加注意三查七对,采用: 询问病人姓名、查看腕带来确认患者身份。不能仅以床号来确定病人的身份 错误的药物 案例3:患者使用多巴胺40mg + NS至50ml微泵维持5ml/h。在接换时,护士未仔细核对将速尿当成多巴胺化好后给患者使用,约1h才发现 案例4:一位DM患者入院后一直以诺和锐特充(短效)治疗,于2月27日中餐后医嘱改成诺和锐特充30R(中短效混合)。晚餐前护士执行时,误以为患者床头的胰岛素笔已更换,故继续用原笔(诺和锐特充)给病人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