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佛学与中医学;一、佛与中医的因缘; 在缘起的世间,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当悉达多太子游观四城门时,看到这些人生的真相,不禁兴起慈悲救度的心,而弃俗出家修道。众生的病苦,除了来自身体器官上的疾病外,还包括心理上的毛病。为了医治众生身心的病痛,佛陀以一生的时光说了三藏十二部经典,这些法宝无非是一帖帖治疗我们身心的药材,让色身得以借假修真,进而观照内心,除却烦恼,迈向健康的大道。
;佛与中医的因缘;佛学诞生于印度,东汉明帝时经西域传入中土,魏晋以后,佛学广为流传,被中国固有的文化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与古巴比伦医学、古印度吠陀医学合称人类最早形成三大传统医学。
中医学植根于传统文化,在多学科的基础上融汇贯通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佛学东渐必然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中医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佛学传入中土,同时也带来了佛教医学,佛教医学源于古印度吠陀医学。佛学中现存最多的医籍收录在《大藏经》中。《大藏经》中专论医理或涉及医理的经书约四百部,蕴藏著丰富的医药学知识,汇集了生理解剖、药物、临证治疗、摄生保健、心理咒禁等多方面内容,博异丰盈,独具特色。随着佛教的传播进入我国之后,就与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学相融摄而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医学。; 中医博大精深,佛教讲求智慧与觉悟,历代释家高僧中不乏医术精湛者。而中医史上的名家大多具备智慧和觉性,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中解人文。
佛教医学的文献浩瀚如海,上承印度原始医学的精粹,下集中国历代医学的精华,特别是经过古今高僧大德逐步补充而更臻完善,对中国医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我国历代医僧及佛门弟子中之习医者,借行医弘扬佛法,成为古代医疗队伍中的一支力量,其医术高明者,以医名世;著书立说,丰富了我国传统医学的内容。少林高僧,武艺卓著,国难之时.挺身护国,伤亡自救,久而久之形成了我国武术的渊源,??编以伤科为主的《少林秘方》成为当代伤科之宝库,为研究骨伤、点穴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史书上多有精通医学高僧的记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高僧鉴真。鉴真自幼出家,潜心佛学,除了“医方明”之学外,还积极参与寺庙与寺庙附设的医疗慈善机构工作,自制丸散膏丹送予广大贫苦民众,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鉴真为了弘扬佛法,接受日遣唐使之邀,冒著“沧海淼漫,百无一至”的极大危险,六次东渡日本。历次东渡,都携带大量的药材与香料。鉴真抵日后,除讲律授戒,还进行医学活动,“鉴真又能医治皇太后弗豫有功,任大僧正,赐备前水田一百町。”尽管鉴真双目失明,仍利用嗅觉、味觉、触觉,将药物知识传授给日本人民,“邦人效之,医道益群”。鉴真将中医学传播至日本,被誉为医祖,对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佛陀年轻时曾经学过五明之一的医方明,也就是找出四大不调、寒热等一切疾病原因,并加以治疗的一门学问。经典记载佛陀弟子中有医圣之称的耆婆,根据佛陀的指示,完成许多杰出的医疗措施,比方诊断肠闭塞的病人,先施以麻醉,再切开腹部,将肠整复,最后缝合腹部,完成治疗。
; 这与现代医学的外科剖腹手术相似。此外,佛教经典中有关医疗方面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如:《佛医经》、《医喻经》、《疗病痔经》、《治禅病秘要经》、《齿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咒时气病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四分律》、《五分律》、《十诵律》、《摩诃僧只律》等,都有谈及医药的问题。因此,如果说佛教的医学祖师是佛陀,那是最恰当不过了,因为佛陀不仅治疗众生身体上的疾病,更擅于对治众生各种不同的心理病症。相较于世间的医生,恐怕不能洞察人类生老病死的根源,也无法治愈人生的烦恼与业障。
;《天竺经眼论》中的金针拔障术是我国有史可考的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最早记载,由印度僧人传授予谢道人,《外台秘要》云:“用金蓖决,一针之后豁然开云而见白日。”由于这种手术疗效显著,被医家广泛采用,融入我国眼科学。《目经大成》中的金针拔障术八法——审机,点睛,射覆,探俪,扰梅,卷帘,圆镜,完壁,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龙树菩萨方》的七十二眼方也直接影响了中医眼科学的发展,有的至今仍被运用于临床。;《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为诸比丘说风、痰、冷三大患;此三大患有三种良药可医治,即:
1.风患者,苏及苏所作饭食为良药;
2.痰患者,蜜及蜜所作饭食为良药;
3.冷患者,油及油所作饭食为良药。
此外,佛陀又说贪欲、瞋恚、愚痴也是人类三大患,此三大患分别以不净、慈心、智慧等三药对治。这是佛陀教导众生救济调和身心病苦的良方。
;在《佛说医喻经》中,佛陀说,一位医王应该具备的条件有四:
识知某病,应用某药。
知病所起,随起用药。
已生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