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金谷年年词作鉴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绛唇金谷年年词作鉴赏 点绛唇金谷年年词作鉴赏 PAGE / NUMPAGES 点绛唇金谷年年词作鉴赏 点绛唇金谷年年词作鉴赏 【作品介绍】 《点绛唇·金谷年年》是北宋词人林逋的作品。 词中包含着作者对人间沧桑、繁荣荣华如过眼烟云之感叹。全词以清爽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 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怀于一炉, 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难过伤春之情, 衬着出绵绵不尽的离愁。 此词是一首咏草的杰作, 富裕语言美和境界美,为历代读者传诵。 【原文】 点绛唇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光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②,一阕长亭③暮。王孙④去,萋萋⑤无数,南北东西路。 【说明】 ①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筑的一座豪华的别墅。 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别、饯行的代称。又指存亡相伴的友谊。 ②离歌:送其他歌曲 ③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代人们常在长亭摆宴饯别为亲朋送别并吟咏留赠。 ④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 以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这里指的是 作者的朋友。 ⑤萋萋( qī):草盛的样子。 【白话译文】 金谷年年生青草,年复一年,每到春来,长势旺盛,乱生的春光谁是它的主 人?枝头剩余的花朵在蒙蒙小雨中凋谢一地。 又是离秋,傍晚时分,送别的人在 这里话别。远游的人已经走了,芳草萋萋生满前行之路。 【创作背景】 林逋不趋荣利,单独隐居于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自娱。他高标遗世,但仍渴求着友谊的安慰。张先等人皆不时拜访。公元 1007 年词人送别友人离开,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 【赏析】 金谷园以前是锦绣繁荣的丽园, 现在已经是杂树横空、 蔓草遍地了。 写春光用“乱生”二字,可见荒凉之状,其意味,与杜牧《金谷园》诗中的“流水无情草自春”邻近。 “谁为主”之问, 除点明园的荒凉无主外, 还包含着作者对人间沧桑、繁荣荣华如过眼烟云之感叹。 “余花”两句, 写无主荒园小雨中春光凋谢, 灿烂的花朵已纷繁坠落, 连枝头稀少的余花,也随蒙蒙小雨而去。“满地和烟雨”,境地阔大而情调悲伤,虽 从雨中落花着笔, 却包括着草盛人稀之意。 眼看“急忙春又回去”, 词人表露出无能为力的难过情怀。 过片直写离情。古代为亲人送别,常长亭摆宴饯别,吟咏留赠。此时别意绵绵,难舍难离,直到太阳西下。“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词人正是抓住了黯然销魂的时辰,摄下了这幅长亭送其他画面。最后“王孙”三句,活用《楚辞》意,是全词之要旨。凝视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逝了,唯见旺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正如李煜《清平乐》词所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 衬着了无穷难过和依依惜其他感情, 给人留下无量的想像。整首词的语言清爽柔婉,属婉约一派。 以拟人手法,写得情思绵绵,凄楚哀婉。语言美,境界更美。为历代读者称诵。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全词以清爽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 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怀于一炉, 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难过伤春之情,衬着出绵绵不尽的离愁。 【 名家评论 】 近代词学家薛砺若《宋词通论》:林逋的《点绛唇》为词中咏草的杰作,词境极冷绝凄楚,与欧阳修的《少年游》,梅尧臣的《苏幕遮》,都为咏春草的绝唱。 北宋词人张先《过和靖隐居》:“湖山隐后家空在,烟雨词亡草自青。”【作者介绍】 林逋( 967 一 1028),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北宋有名诗人。幼时勤苦勤学,精通经史百家。书载性高慢自好,喜淡泊,勿趋荣利。长大后,曾遨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 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回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保存。 1028 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医生)、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 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林逋隐居西湖孤山,平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文档评论(0)

136****99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