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4
桂枝汤_圣惠卷九_减法方剂树TOC \o 1-3 \h \z \u
桂枝汤_圣惠卷九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7
1.1. 组成:桂枝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麻黄2两(去根节)。 7
1.2. 功效:伤寒1日,太阳受病,头痛项强,壮热恶寒。 7
1.3. 来源:《圣惠》卷九。 7
2. 四逆加桂汤 7
2.1. 减:麻黄 7
2.2. 组成:甘草2两(炙),干姜1两半,附子1枚(生用,去皮,破8片),桂枝1两。 7
2.3. 功效:主治阳衰阴盛。 7
2.4. 来源:验方 7
3. 姜附汤 7
3.1. 减:桂枝、麻黄 7
3.2. 组成:干姜3两,附子3分,甘草1两。 7
3.3. 功效:阴寒暴下;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厥冷,语音不出。 7
3.4. 来源:《普济方》卷二○九引《指南方》 7
4. 通脉四逆汤 7
4.1. 减:桂枝、麻黄 7
4.2. 组成:甘草2两(炙),附子(大者)1枚(生,去皮,破8片),干姜3两(强人可4两)。 8
4.3. 功效:少阴病,阴盛隔阳。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反不恶寒,手足厥逆,脉微欲绝。 8
4.4. 来源:《伤寒论》 8
5. 四逆汤 8
5.1. 减:桂枝、麻黄 8
5.2. 组成:甘草2两(炙),干姜1两半,附子1枚(生用,去皮,破8片)。 8
5.3. 功效:伤寒太阳病误汗伤阳,及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霍乱病等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欲绝者,以及瘟疫、疟疾、厥证、脱证、痛证见有上述症状,属阴证者。现常用于心肌梗塞、心衰、急慢性胃肠炎吐泻过多,各种高热大汗所致之虚脱,各种因素所致的休克等属于阳衰阴盛者。 8
5.4. 来源:《伤寒论》 8
6. 麻黄附子汤 8
6.1. 减:桂枝、干姜 8
6.2. 组成:麻黄3两,甘草2两,附子1枚(炮)。 8
6.3. 功效:水病,其脉沉小。 8
6.4. 来源:《金匮》卷中 8
7. 麻黄附子甘草汤 8
7.1. 减:桂枝、干姜 9
7.2. 组成:麻黄(去节)2两,甘草(炙)2两,附子1枚(炮,去皮,破8片)。 9
7.3. 功效:素体阳虚,感受风寒,恶寒,不发热,或有微热,苔白,脉沉;肾阳不足,风湿外侵,通身浮肿。 9
7.4. 来源:《伤寒论》 9
8. 理中附子汤 9
8.1. 减:桂枝、麻黄 9
8.2. 组成:干姜1两,甘草1两,附子1两。 9
8.3. 功效:下痢呕逆,胸中闷乱,心腹并痛,手足躁扰,卧不安席,服药但增烦热,利不禁,脉小者。 9
8.4. 来源:《鸡峰》卷十四 9
9. 甘草麻桂汤 9
9.1. 减:附子、干姜 9
9.2. 组成:甘草、麻黄、桂枝。 9
9.3. 功效:寒湿腹胀,身重身冷无汗。 9
9.4. 来源:《症因脉治》卷三 9
10. 干姜附子汤(《伤寒论》。) 9
10.1. 减:桂枝、甘草、麻黄 9
10.2. 组成:干姜1两,附子1枚(生用,去皮,切8片)。 9
10.3. 功效:汗下伤阳,昼躁夜静,不呕不渴,表证不见,身无大热,脉沉微;中焦阳虚,寒饮内停,心腹冷痛;中寒晕倒,四肢厥冷,眩晕无汗,或自汗淋漓者。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暴中风冷,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中寒,卒然晕倒,或吐逆涎沫,状如暗风,手脚挛搐,口噤,四肢厥冷或复躁热。中寒厥逆,眩晕无汗,或自汗淋漓,及外热烦躁,阴盛格阳。 10
10.4. 来源:《伤寒论》 10
11. 附子丸 10
11.1. 减:桂枝、干姜、麻黄 10
11.2. 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甘草(炙,锉)2两。 10
11.3. 功效:寒湿濡泻,久不愈。 10
11.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10
12. 附子散 10
12.1. 减:桂枝、甘草、麻黄 10
12.2. 组成:附子(生,锉)2枚,干姜(炮)2两。 10
12.3. 功效:小儿冻足烂疮。 10
12.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10
13. 干姜丸 10
13.1. 减:桂枝、甘草、麻黄 10
13.2. 组成:干姜6分,附子4分。 10
13.3. 功效:伤寒。 11
13.4. 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doc VIP
- 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数学试题和答案.docx VIP
- 离散数学答案(刘玉珍_编着).doc VIP
- 人民版六年级《劳动》上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城市规划原理》第3章 城乡规划体制.ppt VIP
- 基于SOR理论的社交网络互动对旅游行为的影响.docx VIP
- 哈曼JBL Live 770NC 无线罩耳式自适应降噪耳机 配置指南 (中国)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城市规划原理》第3章城乡规划体制.pptx
- 2025年最新的BRCGS包装材料全球标准第7版全套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docx VIP
- 激光原理及应用陈家璧主编习题解答.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