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中毒的应急与救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有机溶剂中毒的应急与救护  有机溶剂主要指那些可以溶解不溶于水的某些有机物(如油脂、树脂、蜡、烃类、染料等)的液体,其本身也均是有机化合物,常温常压下呈液态存在;在溶解过程中,它与溶质的性质均无改变。      (一)有机溶剂种类      这类化合物种类繁多,许多化合物均具有上述性质,可被划入有机溶剂范畴。目前在工农业生产、医药和科研领域广泛应用的近500种,其中最重要的约100余种,按其化学结构可大致分为十类。      (1)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苯乙烯等。   (2)脂肪烃。戊烷、己烷、汽油及各种石油制品等。   (3)脂环烃。环戊烷、环己烷、环己烯、萘烷和松节油等。   (4)卤代烃。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二溴乙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等。   (5)醇类。甲醇、乙醇、丙醇、丁醇、苯甲醇、氯乙醇、环己醇和糠醇等。   (6)醚类。甲醚、乙醚、异丙醚、二氯乙醚、1,2一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等。   (7)酯类。甲酸酯、乙酸酯、磷酸三邻甲苯酯(TOCP)、草酸酯、碳酸酯、磷苯二酸酯等。   (8)酮类。丙酮、丁酮、戊酮、甲基正丙酮、甲基丁酮、双丙酮醇、丙酮基丙酮、三甲基环己烯酮、环己酮、甲基环己酮等。   (9)二醇类。乙二醇、丙二醇、二烷、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等。   (10)其他。二硫化碳、吡啶、乙腈、硝基丙烷、糠醛、二甲基甲酰胺等。      有机溶剂多用做工业生产及化学试验的反应介质,其次为内燃机燃料、油漆原料及稀释剂、油墨稀释剂、清洁去污剂;其他尚有医药化工原料或添加剂原料、萃取剂、脱脂剂、脱蜡剂、防腐剂、杀虫剂、黏接剂、润滑剂、抗冻剂、冷却剂等。      (二)有机溶剂的毒性作用      有机溶剂由于种类繁多,化学结构各异,故理化性质差异甚大,从卫生学角度着眼,可归纳出以下几点共性:①常温常压下呈液态,挥发性强,具有各自独特气味及一定刺激性;②大部分(除酯类、部分卤烃外)具易燃易爆性;③具优良脂溶性,可经皮肤吸收,易透过血脑屏障。上述共同性质也决定有机溶剂具有两个共同毒性。      1.刺激作用      有机溶剂均具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刺激性,皮肤接触可出现皲裂、皮炎甚至灼伤,其蒸气吸入可引起呛咳、流涕,重者如酯类、酮类、卤代烃等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甚至肺出血。      2.麻醉作用      这是有机溶剂最突出的共同毒性,吸入浓度不高或高浓度吸人之初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不清、兴奋不安、恶心等症状,继续吸人则可引起精神失常、狂躁、抽搐、惊厥、昏迷,往往可因心律紊乱、心肌纤颤或呼吸骤停而死亡。由于此种麻醉症状出现甚快,脱离有机熔剂接触后恢复也快,表明症状乃有机溶剂的直接作用引起,而非其代谢产物的继发性损伤。具体机制可能与有机溶剂的高度脂溶性,使之大量聚集于神经细胞及其纤维的磷脂成分中,干扰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递有关;也有研究认为某些有机溶剂尚可干扰神经细胞的生物氧化过程,而此种干扰是可逆性的。      但除上述共同毒性外,不同的有机溶剂尚有其特殊毒性,如有的神经毒性甚强,可引起中毒性脑病、中毒性神经病,甚至可导致精神失常;有的可引起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中毒性心肌病等;慢性接触时,有的尚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苯等)、癌(多氯联苯、四氯化碳等)、致畸致突变(二硫化碳等)等。      (三)有机溶剂中毒症状      下面介绍一些具有较强的独特器官毒性或较常见的有机溶剂的中毒表现。      1.苯系物      是最常用的稀释剂和溶剂成分,也是制备其他化学品如TNT、苯甲酸、TDI、染料等的原料。      皮肤接触可致皲裂、皮炎,溅人眼内可引起红肿、疼痛、流泪,吸人其蒸气可引起眩晕、无力、恶心、步态不稳、四肢麻木,重者有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并有日艮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咳嗽等黏膜刺激症状,甚至可引起化学性肺炎;高浓度吸人常可诱发心跳骤停。      2.二硫化碳      多用硫蒸气与炽热的木炭反应而成,也可从煤焦油分馏而得,主要用于制造粘胶纤维、玻璃纸,也用做溶剂、萃取剂、脱脂剂、杀虫剂、橡胶加硫促进剂或制备四氯化碳等。      皮肤沾染可引起刺痛、麻木甚至皮炎,眼部溅染可引起充血、流泪、畏光、疼痛,吸入二硫化碳蒸气可出现头痛、眩晕、乏力、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站立不稳、步态蹒跚、视物不清、欣快感、哭笑无常,如酒醉状,并伴眼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较高浓度(大于1000mg/m3)吸人可引起极度兴奋表现,严重者出现狂躁、幻觉、极度愤怒、自杀倾向等精神症状,继而进展为意识丧失、抽搐或强直痉挛、昏迷、体温下降、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前述之精神失常症状,是二硫化碳

文档评论(0)

松鼠文本阁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松鼠文本阁,让你事半功倍,报名表,范文,合同,简历等等都可以定制服务哦 !

认证主体重庆松鼠嘀咕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000MA60HBCP1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