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物】小西瓜,大文章_3000字
2021年5月28日,天气晴朗,南京市一乡村公路横溪段。马路的两侧全是停放的小汽车,一辆挨一辆连绵好几公里,一路上全是交警在指挥。不远镇上一处会场里彩旗飘飘,会场上空还有好多硕大的彩色气球在随风飘荡,彩旗旁、气球下到处都是人头攒动、人山人海,这就是横溪西瓜节开幕式现场,据悉当天有5万多人参加了开幕式,整个西瓜节期间约有40万人来横溪。
横溪西瓜,何以如此火爆?为何有如此强的生命力?这得从横溪及横溪种西瓜的历史说起。
江宁区横溪街道位于南京市西南近郊,距市中心新街口仅三十公里,总面积215平方公里,辖20个村(社区)。域内有全区最高的山——横山,有全区最大的湖——蟠龙湖,有全区森林覆盖最广的植被——龙山、云台山、横山等林网交织,整个街道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极佳,是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理想产地。境内有宁丹线、安丹线、横铜线等公路交通通道,又有凤云铁路专线穿境而过,江苏省最大空港——禄口国际机场距横溪街道仅有7公里左右,交通十分便利。辖区耕地面积有9万3千亩,林地面积有8万5千亩,横溪街道总人口7.6万人,劳动力资源也十分丰富。
西瓜种植在横溪街道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就已成为南京市早熟西瓜主产地之一。而当时,农户零散种植,粗放管理,西瓜品种以传统的大型瓜种为主,西瓜种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高,影响并不大。再加上受气候、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西瓜大面积病虫害和常规品种集中大量上市。西瓜上市后,瓜农们常拉着瓜东跑西窜又愁卖;遇到雨天,西瓜要么烂在田里,要么1、2毛钱,或几分钱就贱卖了,没多大经济效益。
如今,在江宁、在南京、甚至在长三角,只要一谈到西瓜,人们就不由自主地想到横溪:想到横溪去买西瓜、想到横溪去吃西瓜。为什么会发生如其大的变化呢?
镜头二:这里是横溪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培训室,教室里坐满了农民,虽然教室里弥漫着香烟味,但教室内很安静,只有南京市蔬菜研究所的专家在讲授西瓜种植技术,不时的有人用“笨拙”手,在小本上记录点什么,教授从品种选择、育苗移栽、大棚肥水管理、人工授粉蔬果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向农民传授了大棚西瓜种植技术。
原来横溪西瓜经济的壮大离不开西瓜培训:据说,自上世纪70年代横溪人开始种植西瓜以来,西瓜枯萎病就非常流行,常造成瓜农无瓜可收。后来终于有人找到根治这种病的技术,但这种技术一出现就在横溪得到快速的推广,这主要就是靠开班培训。通过不断的培训、再培训,使得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得以推广,从而提高了横溪西瓜的产量与质量。
镜头三:横溪种瓜大户于行阳家的西瓜大棚边,常有些来“溜达”的乡邻,不过奇怪的是,他们见到于行阳总是有些神情尴尬、欲言又止。于行阳心领神会,就主动邀请乡邻走进他家“神秘”的西瓜大棚,传授自己琢磨出来的种瓜技术,常常是送走了一拨,又来一拨,不论是谁,憨厚的老于总是笑脸相迎。时间长了,老于的爱人不高兴了,整天忙得团团转,常常耽误自家的种植不说,还使本来就不壮实的老于常犯些毛病,所以爱人少不了有些“唠叨”。虽然每次爱人“唠叨”的时候,老于都是满口答应,可乡邻们一来,老于又带他们到田地里介绍、指导去了。
据说,以前横溪西瓜特别容易得枯萎病,一旦得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于行阳一开始也遇到这个问题,但不服输的于行阳到处找人请教,最后在省农科院一位资深专家指点下,于行阳经过多次实验,最终取得了成功,不仅瓜苗的成活率在80%以上,而且当年西瓜还提前了15天上市,每亩更是增产了30%。所以求教于行阳的人络绎不绝。
村民王庭柱原先只是种蔬菜,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于行阳就主动给他“开小灶”,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而且还帮他贷款建大棚,现在王庭柱的大棚年销售收入达到了35万元,不仅自己脱贫致富了,还成了全街道出名的瓜菜种植专业户,出名后的王庭柱也常常主动帮助、指导其他瓜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于行阳帮扶的困难户就有200多户,帮助他们发展大棚800多亩。2021年被评为全国劳模于行阳还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专门帮助需要帮助的村民。
镜头四:6月8日,横溪街道三楼会议室。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市农委园艺处、市蔬菜所、市农林园艺站、区科技局、区农业局、台湾农民创业园、绿桥公司、天盾公司专家领导、街道领导及瓜农代表近20人,围着会议桌就横溪西甜瓜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专题研讨。专家们献言献策对推进横溪西甜瓜规模化、特色化、市场化发展作了深层次的探讨。
如上所呈现的一样,横溪西瓜经济的壮大,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财力、物力等大力支持与重视。首先是政府的重视与引领:西甜瓜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编制《“十二五”横溪西甜瓜产业发展规划》等就是政府高瞻远瞩,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