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关于张家界景点的优秀导游词范文5篇
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张家界景点的优秀导游词范文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张家界天门山导游词1 朋友们:相信大家对天门山并不陌生。 1999年11月举行的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完成了人类首次驾机穿越自然溶洞的壮举,天门山的名字一下子走进了世人的视野。 多少人希望能一睹天门山的风采,今天,你们终于如愿以偿! 天门山距张家界市区南侧约8公里,山顶南北宽1.93公里,东西长1.96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海拔1518.6,它以发育较齐全的岩溶地貌区别于武陵源的砂岩峰林景观,是一座四周绝壁的台形孤山。 天门山东汉时称嵩梁山,三国时因山壁洞开一门,吴王孙休认为是吉祥之兆而更名为天门山,并拆武陵郡置天门郡。 天门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它经历海相沉积上升为陆相沉积,形成高山,并经受亿万年风雨剥蚀,尤以三迭纪燕山运动为最甚。 白垩纪末,大规模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使天门山进一步抬升,分别被两条断层峡谷切为孤山,使高山与谷地拉开极大高差,几公里之内高差达1300多米,从而造就了天门山孤峰高耸、临空独尊的雄伟气势。 天门山气象独特,门洞奇绝,植被丰富,历史悠久,是历史文化与佛道文化的神秘载体,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为了加快张家界旅游开发的进程,天门山正处在规模的开发建设中。 有的景点尚未正式开放;世界最长的天门山索道以及天门山寺正在筹建之中。 (天门洞)在天门山1264米高的绝壁之上,生出一个南北洞穿的天然门洞,洞底至洞顶131.5米,宽37米,纵深30米。 洞北面顶部边缘,有倒垂的龙头竹,它的根像龙头,树叶像凤尾,因此又叫凤尾竹。 东侧是高约200多米的沟槽,有泉水从上面飘散,落下点点梅花雨。 据说谁能张口接下48滴梅花雨,便可羽化成仙。 天门洞口,经常能看到岩燕飞舞,山鹰盘旋。 随着天气的变化,天门洞有时候吞云吐雾,有时候明朗似镜,构成循环往复、瞬息万变的气象景观。 那么,天门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地质学家覃功炯先生认为是“漏斗”溶蚀作用的结果。 他认为,天门洞东侧地形微向西倾,西侧地形微向东倾,向斜的核部正对天门洞道。 东西两壁为两条走向320度左右节理所切,同时有一条走向40度的节理在天门洞处与其相交。 洞顶的两处岩溶漏斗也对岩溶过程起了重要作用。 雨水落下后,地表水顺地面斜坡向漏斗流动,一部分涌入土中的水,顺着地层的层间裂隙朝着向斜的核部汇集下流,长期不断的溶蚀过程使局部崩塌,最终使两组溶洞并为一体,形成了天门洞。 但是,也有人对此产生异议:天门洞照此理形成,为什么洞的底座是一块巨大的平台,这些岩石能平展展地“崩”出洞外吗?所以说,天门洞的形成至今还是未解之谜。 (天门山寺)天门山寺最早建于唐代,古称云钵庵、灵泉院、嵩梁堂,明代时,因择址不当而屡遭风摧又常遭水荒,才将天门山寺从东部山顶迁移至此。 以前这里古木参天,浓荫蔽日。 古寺门楣上刻有“天门仙山”四字,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无山山独尊”,传为李自成部将野拂撰书。 进门为大佛殿后面有观音堂,两边六间平房,最后一栋是祖师殿,规模宏大。 民间概括为“三进堂、六耳房,砖墙铁瓦锅如圹”。 山寺原建筑十分讲究,飞檐翘角,雕龙画凤,并塑有佛道神像菩萨等。 还有大鼓一面,千斤大钟一口,一座七级石塔和一个大化钱炉。 据碑刻记载,自清乾隆至民国五年的163年间,天门山寺共修葺过七次,香火曾盛极一时,湘鄂川黔边境十多个县的信徒络绎不绝,都来这里进香拜佛。 现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大规模地修复天门山寺,昔日的繁华又将重现。 (龙头岩)这叫龙头岩。 以前在石塌上安有石雕的可以转动的龙头。 龙头岩面临百丈悬崖。 据说过去有不少香客为表示求神拜佛的诚意,手抱龙头绕悬崖转一个圈,只要心诚,保你无事。 后来,龙头被人掀下悬崖,现只能看到安放龙头的石坑。 龙头岩是观日出去海的最佳观景台。 明代岳州知府李镜有天门山唱和诗咏赞: 小山历尽到高峰,万仞天门咫尺通。 仰望蓬莱红日下,远瞻庐阜白云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