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薇图》 - 赏析
这卷《采薇图》取材于商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采薇代食的故事。图中石壁上有题款两行:
“河阳李唐画伯夷、叔齐”,有明人项元汴、清人吴荣光等收藏印多方。《采薇图》描绘在半山之腰,苍
藤、古松之阴,伯夷与叔齐在其间采摘薇蕨时,休息对话的情景。画中侧坐的一人是叔齐,他右手按地倾
身在说着什么,左手指点着,或许在安慰哥哥,或许在朗诵《采薇歌》。
正坐的一人是伯夷,面带忧愤,露出刚毅之色,双眉紧皱,目光炯炯。叔齐的匍匐反衬出了伯夷的高亢坚
定。图中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森然正气溢于毫端。作者着墨不多,却把伯夷、叔齐在特定环境下的神态描
绘得淋漓尽致,显然作者的绘画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徐悲鸿在《采薇图画册》中曾赞道:“至人物神情之华贵、高妙,是与米兰藏达 ?芬奇之 耶稣 与门兴藏丢勒
之使徒同为绘画上的极峰。”在我们今天看来,武王伐纣是历史进程的必然,伯夷和叔齐的劝谏和耻食是
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但在李唐所处的时代,南宋与金国正处于对峙阶段,这个历史故事的再现正是赞扬
那些保持气节的人,谴责南宋统治者投降变节的行为,可谓是“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作者在这幅
图中把人物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上,造型较大,很逼近,用淡墨晕染衬出白色的布衣,暗喻伯夷和叔齐
的高洁。左方辽阔的平原和河流的远景与高险山崖的对比,衣纹的简劲和树木的繁茂对比,都能突出伯夷
和叔齐对亡国的痛苦和内心的矛盾。作品用笔精练而又富于变化,简劲锐利,线条挺拔,轻重顿挫似有节
奏,墨法枯润适中,突出表现了衣服的麻布质感。
肌肉部分的用线较为柔和,须眉用笔精细且多变化,显得蓬松软和。背景部分作者用笔较为豪放粗简,老
松主干两边用浓墨侧峰,用浓墨细笔勾出松鳞,充分表现出了老松厚重的量感和体积;柏叶点染细密,浓
淡变化细微。图中山石用极豪迈的大斧劈皴,以各种不同深浅、枯润的墨色有力涂抹,表现了山石奇峭的
风骨和坚硬的质感。 作者 对树丛中远去的河流轻毫淡墨,近处的山石焦墨浓厚,丰富了画面的空间感。
整个画面层次分明、清爽,使人一看即产生一种节奏感。
画面的气氛肃穆、凝重、萧瑟。最前面的一松、一枫相对而立,树干奇崛如铁、挺拔坚硬,这不
禁使人联想起枫树的耐寒与苍松的不凋。作者有意将这两株具有象征意义的大树布置在画面最前
端,或许就是对画中人物性格的比喻与写照。 在枫树后面的石壁上有两行款识: “河阳李唐画伯
夷、叔齐 ”,由此可知作品的主题。在画面的中心位置,一块巨大的岩石光滑如砥,石上有二人相
对而坐,这就是作品中的主人公 —— 伯夷与叔齐。正面的一位抱膝安坐,神态老成持重的男子,
大概是长兄伯夷吧 ?此时,他正侧着头仔细聆听着叔齐的谈论,表情庄重肃穆,眉宇间仿佛还带着
许多的忧虑,似乎正在追忆故国往事。叔齐的形态略显活跃,他身体斜倾,右手撑地,左手探出
二指,像是在向兄长诉说着周武王 “以暴易暴 ”的种种罪状。清代张庚在《浦山论画》中评价这件
作品时说: “二子席地对坐相话言,其殷殷凄凄之状,若有声出绢素。 ”现在看来,确有同感。
树木的画法颇具新意,那株松树只是用重墨粗笔勾出树干,然后略加些鳞纹,再以浓淡不同
的色彩晕染,显得苍劲浑厚。松针在勾勒之后再用青绿色重新描一次,用笔挺拔爽利,线条虽短
却充满劲力,显现出一派繁华茂
盛、郁郁葱葱的景象。在细节处理上,李唐也是颇具匠心。浓重茂密的背景衬托出两个身着淡色
衣装的人物,使主题尤为突出。岩石后的峭壁悬崖,松树上缠绕的古藤,营造出一派荒芜寂静的
场面,这或许是荒山之中人迹罕至的偏僻角落。它不在周朝的辖治之内,那么,这里的野菜、野
果也不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了。摆放在二人面前的篮子和镢头是采薇的工具,作者着意刻画这一
小小的细节,不仅更加突出主题,更使画中人物有了一种怡然自得、随遇而安的情致。一条逶迤
蜿蜒的小溪从崖下流过,使构图更加丰满,画面豁然开朗。小溪的流动不仅使视野中的景物显得
宁静、肃穆,同时也增强了虚实对应,作品也显得更加自然灵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