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产品广告变现与用户体验?.docxVIP

如何平衡产品广告变现与用户体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平衡产品广告变现与用户体验?.docx

如何平衡产品广告变现与用户体验? PAGE 11 如何平衡产品广告变现与用户体验? 广告变现与用户体验的平衡,是在产品商业价值与用户价值之间进行抉择,找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产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PC互联网时代,广告、游戏、电商是互联网公司创收的三驾马车。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游戏和电商率先实现平滑迁移,如今移动广告也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线开发者对移动广告收入的激增最有体会。美国知名移动视频广告平台AdColony近日针对移动开发商所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广告收入已经占到他们总收入的55%以上,其中最主流的广告形式为视频广告、展示广告和原生广告。 移动广告呈现爆发式增长是有迹可循的。过去,受限于屏幕尺寸、用户习惯、支撑技术等因素,广告移动化的速度落后于游戏和电商。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普及、“移动优先”消费趋势愈加深入,以及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成为现实,移动广告自然就迎来了最美好的时代。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移动广告收入达83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0.5%。 居安思危,值此美妙时刻,我想深入聊聊移动广告变现与用户体验的平衡问题。 广告变现过猛易伤害用户体验 谈及广告变现伤害用户体验的案例,微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典型。这个中国版Twitter(实际上更像Facebook)自2013年遭遇重大危机以来,老用户和大V流失,流量和月活用户下滑,尽管营收和利润显示正迎来第二春,但广告过多影响体验的顽疾似乎并没有离它而去,网络风评一如既往的不佳。 从财报上看,自2013年以来,微博广告占总营收的比例一直在扩大,已经由当年的72%上涨到最近财季的85.4%。广告分布上,从APP开屏页到搜索栏,从话题栏到信息流,从短视频片头到每一个可以塞进banner广告的缝隙……都被微博加入了广告。在刚刚过去的七月底,微博CEO王高飞剧透微博将在评论区也加入广告,再次引发用户吐槽和反弹。 实际上,微博已经经历了一次老用户逃离、新用户补位的用户群结构变化。一方面,微博用户的覆盖重点从一二线下沉到了三四五线城市,后者的月活用户占到了50%以上。另一方面,16-25岁的年轻用户占到了微博用户的70%以上,老用户基本都被稀释掉了。可以说,微博遇上了一次幸运的起死回生,但“退守”的代价是沉重的。微博尽管在市值上超越了它的老师Twitter(100亿美元级别),但极有可能错失了成为中国版Facebook(市值接近5000亿美元)的机会。 另一个广告变现太过而伤害用户体验的要数小米的ROM产品MIUI。这个曾经开启小米发烧文化的桥头堡产品,如今也沦为米粉吐槽的对象。MIUI的最大问题在于,它的广告会出现在系统自带的天气、下载管理、日历、安全中心、文件夹、搜索、短信等所有力所能及的地方,甚至连插入耳机都会弹出广告…… MIUI系统下音乐播放器的播放界面广告 MIUI在长期的版本更新中都没有解决广告泛滥的问题,反而有愈发增多的迹象,以至于用户经常用“更多广告”之类的调戏回怼小米的更新,并呼吁小米推出“会员去广告”之类的功能。 综上,微博和MIUI最初推出时都算得上惊艳,如今从营收和用户规模上也算是成功的互联网产品,但在版本迭代过程中,两者都因广告变现过猛而伤害了用户体验,遭致了老用户的逃离和吐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品价值的兑现。特别是微博,在Facebook缺位的情况下,我一度以为它会成为中国版Facebook的,而如今两者市值相差了几十倍。 如何平衡广告变现和用户体验? 广告变现和用户体验,这看起来互相矛盾的双方,却又是一对形影不离的CP。今天,包括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全球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以及上面提到的微博和小米,都把广告变现当作了重要的收入源。同时,它们也无时无刻不在思量如何平衡广告变现与用户体验,以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 如何平衡广告变现和用户体验?往大了说是公司价值观、产品初心的问题,往小了说需要企业实力、成长阶段的考量——不同规模、不同阶段企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而可能对这两点的优先级安排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互联网粗放式跑马圈地的上半场结束,进入垂直化、精细化运营的下半场后,所有人都应该重新思量、认真对待广告变现和用户体验的博弈。具体到一款移动应用产品,我建议运营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平衡广告变现和用户体验: (1)保持节制。面对移动广告爆发式增长的红利,是细水长流还是涸泽而渔,考验的是开发者在利益面前的控制力。在我看来,如果一款产品不是定义为“垃圾站”,打一枪换一地,而是立足长远发展,以期长期占据某一垂直入口,那么对广告量保持节制是必要的。在特定行业轴上,当格局分明,多款产品同台竞技时,最终胜出的不是最会赚钱的

文档评论(0)

ja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jaso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