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言为心声 境由心生——从《孤独之旅》中见证成长印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言为心声 境由心生——从《孤独之旅》中见证成长印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言为心声 境由心生 ——从《孤独之旅》中见证成长印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梳理小说情节。 2.分析人物语言,赏析景物描写,感受人物心理。 3.感悟“成长”的含义,树立积极人生观。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语言,赏析景物描写,感受人物心理。 教学难点: 感悟“成长”的含义,树立积极人生观。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小说语言饱含诗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帮助学生进入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2.点拨法: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自主探究,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课时: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学生自主预习课文。 2.为学生提供作者及作品相关资料。 3.学生借助工具书查阅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齐读屏幕上《隐形的翅膀》中的歌词: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导语:在我们的成长中,难免会遇到风风雨雨,感到孤单害怕,我们怎样面对呢?今天就让我们从一位少年的成长历程中汲取心灵的养分,看看他是怎样面对孤独的。 【设计意图】从励志歌曲《隐形的翅膀》中选取符合本文情境的歌词,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 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请学生根据小说三要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小说主要内容。 明确本篇课文讲述的是少年杜小康跟随父亲到芦荡放鸭,在孤独中成长的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快速提取课文关键词,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思维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三、品读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请学生在文中快速勾画出杜小康的语言。 ??(1)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2)我要回家…… ??(3)还是分头去找吧。 ??(4)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明确赏析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的内容:?? 第一,联系相关内容。如人物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状况下说这些话的; 第二,言为心声。注意体会说话人的心情、心理。 1.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引导学生赏析杜小康的第一句话,为下一环节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行课文赏析批注做示范。 请学生齐读出现第一句话的第2自然段,思考:杜小康为什么要去放鸭?哪一段交代了原因? 引出原著中杜小康放鸭之前优越生活的相关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杜小康说第一句话时的心理:恐惧、逃避……分析此时杜小康形象特征:不懂事、任性等,带着对人物内心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人物语言。 请学生赏析并讨论其余三句话,用“一个??????的杜小康”这样的句式,批注赏析结果。 2.我要回家…… 朗读第21段,品味、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如“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及心理描写如“害怕”“胆怯”。 以改换人称的方式(将文中的杜小康改换成“我”)朗读第29段,感受杜小康此时此刻强烈的、压抑不住的孤独感。 通过与第一句话的对比,体会杜小康说第二句话时即使孤独,却不再一味逃避,而是逐渐开始成熟这一变化。 3.还是分头去找吧。 教师范读第38自然段雨夜寻鸭段落,让学生想象杜小康寻鸭情境,品读语段,感受杜小康的坚强,勇敢。 请学生找出刚到达芦荡时,以及鸭群在暴风雨中被刮散时杜小康父子表现的句子,并进行朗读,从细节中感受人物形象。 4.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请学生按照语境“大叫”着读,“惊喜”着读,感受此时此刻杜小康激动、喜悦的心理。 【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角度进行阅读赏析,进一步深入文本。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引导学生通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深入人物内心,在提高学生对内容理解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小说少年成长这一主题。 四、联系生活,感悟成长 提出问题:当我们陪着杜小康走完这段孤独之旅,结合杜小康的成长,你认为怎样算是长大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小说人物经历与品质进行现实生活的迁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自立自强的品质。学生能够明确正是最初让杜小康难以忍受的孤独才促成了杜小康的成长,孤独之旅其实就是成长之旅。 五、作业设计 1.读一读: 重读《草房子》,感受小说人物的成长之路。 2.写一写 以“我的孤独”为话题写一篇短文。 【设计意图】学完本课后再进行《草房子》重读,学生结合小说中的秃鹤、纸月等人物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成长”主题;写作训练能够让学生加深对“孤独”的体会,提高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成 长 坚强、勇敢、责任感 之 逐渐成熟 旅 恐惧、逃避、任性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