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甫草堂的经典导游词.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于杜甫草堂的经典导游词 对于杜甫草堂的经典导游词 PAGE / NUMPAGES 对于杜甫草堂的经典导游词 对于杜甫草堂的经典导游词 杜甫草堂坐落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朝大诗人杜 甫流寓成都时的旧居。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 创作诗歌 240 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原址,重结茅舍,使之得以保留,宋元明清历 代都有修葺扩建。下边是供给的杜甫草堂导游词范文, 欢迎阅读参照 ! 杜甫草堂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旅行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 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住所。公元 759 年冬季,杜甫为避“安史 之乱”,携家由陇右 ( 今甘肃省南部 ) 入蜀。靠亲朋的帮助,在成都西 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筑茅舍居住。 第二年春季,茅舍落成,称“成 都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快要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此刻的有 多首。因为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田野,所以诗人的生活比较平定, 思绪也较为安静, 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多数拥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这样。但是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志向的诗人, 对国家前程和人民命运的关怀与忧愁, 使他一直不可以忘却现实。 所以伤时感事的诗歌作品,仍旧是他创作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一期间写成的《茅舍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 - 、《枯棕》等有名诗篇都是动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不朽之作。 正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可贵的文学财产, 所以,后代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1961 年, * 宣布为首批全国要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门 我们到达草堂的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 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 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全身疮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惟有 这位任姑娘不躲让。 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裟求她浣洗, 任姑 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瞬时满溪浮起莲花朵朵, 再看那和尚, 却早已不知去处。人们十分惊诧,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 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氏没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 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 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所以而得名。浣花溪在唐朝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艳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的描述: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 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 成都西面为岷山山脉,古代空气澄净,能 远眺雪山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浣花溪属长江水系, 由此坐船出府河可 直下东吴 ) 。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 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 “万里桥西宅, 百花潭北庄”这副春联, 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它点了然草堂的地理方向: “万 里桥”就在此刻的南门大桥, 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 在此摆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程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 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所以而得名。草堂正在桥的西边 ; “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的地方,它的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恰似百花开放 ; 又有人说是因当 时浣花溪畔花树茂盛,“二十里路香不停,青羊宫到浣花溪。” ( 陆游诗 ) 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所以,草堂正在潭的北面。而不是成都 此刻的百花潭公园, 此刻的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原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的。 步入正门,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幽静风景,这正表现出杜甫的诗意: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大廨 “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因为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代出于尊敬,就把这处建筑作了这样命名。 厅中的杜甫雕像,是中央美术学院有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杰 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 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世和他伤时感事的情怀。我们在此立足凝望, 仿佛感觉光阴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流浪在江河之上, 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忧如正向苍天发出 “乾 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深重感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 712 年出生于河南巩县, 770 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期间,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因为他拥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政治志向,却一直得不到重用,一世流浪失所,饱经忧患, 所以,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和缺点, 体验到下 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并用诗歌把这全部反应了出来。 他传世的 1400 多首诗,多数是这类反应现实、伤时感事的不朽作

文档评论(0)

156****9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