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OWERPOINT
血液内科实习生教学查房
病情介绍
患者:吴玲丽 性别:女 年龄:34岁
责任护士:何盼盼
主管医师:李娅萍
主诉:间断活动后心慌4年余,加重2月余。
诊断:缺铁性贫血
·现病史:4年余前,患者妊娠期间出现活动后心慌,血常规提示“贫血”(具体不详)休息后可缓解,给予口服补血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自觉症状较轻,3年余前再次感活动后心慌加重,伴气短,就诊于西电医院,血常规提示“重度贫血(具体不详)”行脊髓穿刺术检查结果提示“缺铁性贫血”给予输注红细胞等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此后心慌症状反复间断发作,活动后明显,2月前心慌较明显加重,伴活动后气喘,门诊查血常规结果提示血红蛋白47g/L,门诊以“缺铁性贫血”于2018年8月22日收住我科。
病情分析:
·既往史:曾行剖宫产术,有输血史
·月经史:月经规律,量中等,有痛经史
体温 ℃ 脉搏 次/分
呼吸 次/分 血压 mmHg
贫血的概念
在单位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军低于正常标准者称贫血。血红蛋白最为常用和可靠。
贫血的分类
1缺铁性贫血及铁粒幼细胞贫血(造血所需的物质缺乏或失利用)
2·巨幼细胞性贫血(造血所需物质确实)
3·地中海贫血(先天性贫血)
4·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
5·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环过多)
6·失血性贫血
贫血的临床表现
贫血最突出和最早的症状:疲乏,无力。
神经系统的症状: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贫血最突出的体征:皮肤粘膜苍白。
心血管系统:心悸,气促,活动后加重。
影响贫血的症状轻重的因素:与贫血发生的急缓程度,人体对缺氧
的耐受力,是否存在基础疾病等有关。
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血清铁蛋白浓度降低
当体内铁储备耗竭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缺铁性贫血概念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中国缺铁性贫血发生率
· 男性 10%
· 女性 20%
· 孕妇 40%
· 小儿 52%
· 老人 55%
· 城市 23.5%
· 农村 20.2%
60%
50%
40%
30%
20%
10%
0
影响吸收的因素
✔
✔
✘
✘
酸性物质(如维生素C,山梨醇等)
动物食品大于植物食品
茶,菠菜内鞣酸与铁形成络合物
咖啡鞣酸,植物纤维素
病因
丢失过多
需要增加
摄入不足
非造血系统症状
头痛,烦躁萎靡记忆力智力差。
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呕吐腹泻口腔炎。
心血管系统
免疫运动系统
神经系统
心率增快,心脏扩大。
免疫力,运动耐力下降。
缺铁性贫血特征性临床表现
·皮肤:干燥皱缩,无光泽;
·毛发:干枯易脱落;
·指甲:脆薄易裂,反甲(舟状指)
·粘膜损害:口角炎,舌炎,舌乳
头萎缩
·其他:免疫力降低,易合并感染,
智商下降,异食癖
指甲:脆薄易裂,反甲(舟状指)
反甲
甲薄脆易裂
国内划分贫血程度的标准为
Hb 30~60g/L
Hb 60~90g/L
Hb<30g/L
Hb >90g/L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阳性体征
⒈重度贫血面容
⒉皮肤粘膜,口腔,甲床结膜苍白,指甲薄脆
⒊血常规结果
·㈠:病因治疗:尽可能去除缺铁的原因
·㈡:主要用药
·⒈补充铁剂:口服铁剂为首选,常用的有硫酸亚铁,蛋白琥珀酸铁,富马酸铁,右旋糖酐铁150~200mg即可。应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血红蛋白刺激,不和茶,咖啡,牛奶同服。
·疗效观察:3天自觉症状改善,1周后网织红细胞达高峰:2周后血红蛋白上升,1~2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血红蛋白正常后继续服用4~6月,此为患者未使用口服药。
·胃肠道外给铁剂:常用的有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00mg,连续输入5天,间隔两天,持续16天;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静脉炎等,此位患者目前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主要用药治疗
观察要点
·⒈密切观察患者神志,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准确记
录出入量。
·⒉建立静脉通路,保持静脉输液管路通畅,正确执行医嘱,。观察不良反应。
·⒊定时检测患者的血象,限制陪人,务人员进出须洗手,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
预防感染。
·⒋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及瘀斑,牙龈有无渗血等,即时告知医护人员。
·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