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1
加减小柴胡汤_圣济总录卷二十四_减法方剂树TOC \o 1-3 \h \z \u
加减小柴胡汤_圣济总录卷二十四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5
1.1. 组成:柴胡(去苗)2两,黄芩(去黑心)3分,半夏(汤洗去滑)3分,甘草(炙)3分,五味子(炒)1合,干姜(炮)半两。 5
1.2. 功效:伤寒5-6日,往来寒热,或微热咳嗽。 5
1.3.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5
2. 小柴胡去参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汤 5
2.1. 药材组成不变,剂量不同。 5
2.2. 组成:柴胡、半夏、甘草、黄芩,五味子半升,干姜2两。 5
2.3. 功效:伤寒5-6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而咳者。 5
2.4. 来源:方出《伤寒论》,名见《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 5
3. 半夏干姜汤 5
3.1. 减:柴胡、黄芩、五味子 5
3.2. 组成:半夏、甘草、干姜各等分。 5
3.3. 功效:干呕,吐涎沫。 5
3.4. 来源:《张氏医通》卷五 5
4. 黑散 5
4.1. 减:柴胡、黄芩、半夏、五味子 5
4.2. 组成:干姜半两,甘草1分。 5
4.3. 功效:慢脾风,目垂面白。 6
4.4. 来源:《幼幼新书》卷十引《庄氏家传》 6
5. 半夏汤 6
5.1. 减:柴胡、黄芩、甘草、五味子 6
5.2. 组成:半夏、干姜各等分。 6
5.3. 功效:干呕吐逆痰沫出者。 6
5.4.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一九引《王氏集验方》 6
6. 半夏丸 6
6.1. 减:柴胡、黄芩、五味子、干姜 6
6.2. 组成:半夏4两(以醋1升煮,候醋干为度),甘草1两。 6
6.3. 功效:头风吐痰。 6
6.4. 来源:《普济方》卷四十六引《十便良方》 6
7. 半夏丸 6
7.1. 减:柴胡、黄芩、甘草、五味子 6
7.2. 组成:半夏1两,干姜半两。 6
7.3. 功效:久吐不止。 6
7.4. 来源:《普济方》卷二○六 6
8. 柴胡散 6
8.1. 减:黄芩、半夏、五味子、干姜 7
8.2. 组成:柴胡4两(洗,去苗),甘草1两(炙)。 7
8.3. 功效:伤寒时疾,中暍伏暑,邪入经络,体瘦肌热,发热不解,有类伤寒,欲作劳瘵。 7
8.4. 来源:《本事》卷四 7
9. 柴胡汤(《圣济总录》卷六十。) 7
9.1. 减:黄芩、半夏、五味子、干姜 7
9.2. 组成:柴胡(去苗)半两,甘草(炙)1分。 7
9.3. 功效:黄疸。热疸。 7
9.4.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 7
10. 二宜散 7
10.1. 减:柴胡、黄芩、半夏、五味子 7
10.2. 组成:甘草(慢火油煎)、干姜(炮,洗)各等分。 7
10.3. 功效:赤白痢。 7
10.4.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七 7
11. 干姜散 7
11.1. 减:柴胡、黄芩、甘草、五味子 7
11.2. 组成:干姜(炮裂)1分,半夏(汤洗7遍)1分。 7
11.3. 功效:悬痈肿,生息肉。 7
11.4.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8
12. 半夏干姜散 8
12.1. 减:柴胡、黄芩、甘草、五味子 8
12.2. 组成:半夏、干姜各等分。 8
12.3. 功效:干呕吐逆,吐涎沫。 8
12.4. 来源:《金匮》卷中 8
13. 甘草干姜汤(《伤寒论》。) 8
13.1. 减:柴胡、黄芩、半夏、五味子 8
13.2. 组成:甘草4两(炙),干姜2两。 8
13.3. 功效:脾胃阳虚,手足不温,口不渴,烦躁吐逆;老年虚弱尿频,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晕短气,脉沉无力;现用于胃脘痛、吐酸、肠鸣腹泄、胸背彻痛、眩晕、喘咳,经期腹痛属寒证者;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 8
13.4. 来源:《伤寒论》 8
14. 黑子散 8
14.1. 减:柴胡、黄芩、半夏、五味子 8
14.2. 组成:干姜半两,甘草1分。 8
14.3. 功效:小儿慢脾风。 8
14.4. 来源:《普济方》卷三七二 8
15. 黄龙丸 9
15.1. 减:柴胡、黄芩、五味子、干姜 9
15.2. 组成:半夏半斤(酽醋1斗浸3日,入银器中慢火熬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pdf VIP
-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介绍.ppt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3课 光影流转的传奇 影视之美(二).docx VIP
- 小学生3500个常用汉字归类(带拼音).pdf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2课 光影流转的传奇 影视之美(一).docx VIP
- 《大学美育》教案 第11课 五彩缤纷的世界:绘画之美(二).docx VIP
- Dahua大华以太网交换机(桌面式管理型)_WEB使用说明书_V1.0.0.pdf
- 党校中级考试资料.doc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 智能体@AEI:Agentic Al,开启企业融合智简运维新范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