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红烛》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docxVIP

2.2《 红烛》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烛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的“三美”原则; 2.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理解意象“红烛”的象征意义; 3.感受诗歌蕴含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领悟“红烛”这个意象在象征内涵与所寄情感上的不同。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1.作者介绍: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 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拍案而起,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写作背景: 闻一多创作了两部诗集,一部是《死水》,另一部是《红烛》。 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 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 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而1923年9月出版的这个集子又系诗人公开刊行的第一部诗集,由此可知该诗在闻一多诗歌艺术生涯中的奠基性地位。闻一多正是从《红烛》时代起步,走上了一位现代诗人的创作道路。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式特点 1.中国新诗的知识 (1)定义:中国新诗也称中国现代诗,是相对于古典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而言的诗歌概念,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诗歌体裁。 (2)特点:①形式自由,分行排列。②内涵开放,具有先锋性、民族性。③意象多样,形象鲜明,抒情热烈,韵律和谐。 2.闻一多致力于纠正新诗过分自由、过分散文化的倾向,开始创作一些有规律可寻的诗,即新格律诗。他强调诗歌要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即“三美”理论),所谓“戴着脚镣跳舞”。 (三)再读课文,理解意象 1.教师从“意象”这个概念的解析入手,帮助学生领悟同一个物象被不同的情感包裹,也会形成不同意象的原理,尝试用举例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蜡烛”这个物象在不同的诗中,所形成的独特内涵。 例子:1、“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夜烧红烛,欢饮达旦,比白日的宴饮更加快乐。 2、“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的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虽以汉末社会动荡不安、人命危浅的现实为背景,但是“秉烛以游”却普遍反映着人性深层对死亡的抗拒,对生命的渴望。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彻夜不眠,喁喁闲话,不时剪去蜡烛结出的蕊花,这是漂泊异乡、归期无定的李商隐对妻子的思念,对团圆的想象。 4、“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是别离的不舍。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是对爱情的执着,是别离相思之苦。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张九龄《望月怀远》)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披衣长立直到露水沾湿了衣服,表达了对远人的思念。 7、“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曾经多少次梦中相见,以至于真的相逢,反疑仍在梦中,久别重逢的感受。 8、“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暄暖高烛笼罩着的海棠花就像浓妆艳抹的美人一样娇懒动人,充满富贵优雅的情致。 9、“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10、“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 1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盈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

文档评论(0)

159****59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