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什么?对象?常见软土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答:1.地基处理的目的:
① 提高地基土抗剪强度,改善地基土的剪切特性,以满足设计对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
② 降低地基的压缩性,改善地基的变形性质,防止建筑物产生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以及侧向变形;
③ 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防止渗流过大和渗透破坏;
④ 改善地基的动力特性,提高地基抗震性能,防止液化,隔振和减小振动波的振幅;
⑤ 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如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膨胀土的胀缩性和冻土的冻胀融沉性。
2.地基处理的对象:软弱地基(软土,冲填土,杂填土,其他高压缩性土)和特殊土地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黏土,季节性冻土,岩溶)
3.常见软土有:淤泥和淤泥质土。
4.软土的特性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抗剪强度低,压缩系数高,渗透系数小。在外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低,地基变形大,不均匀变形也大,且变形稳定历时较长。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天然孔隙比不一样。淤泥的天然孔隙比大于等于1.5,淤泥质土的天然孔隙比大于等于1而小于1.5,淤泥质土还包括粉性土。
地基处理设计方案确定的原则及其设计步骤,与其前期准备工作。
答:1.方案确定的原则: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2.设计步骤: ① 搜集详细的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的设计资料;
② 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土质条件,地下水特征,周围环境和相邻建筑物等因素,初步选定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应同时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
③ 对初步选定的几种地基处理方案,分别从处理效果,材料来源和消耗,施工机具和进度,环境影响等各种因素,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④ 对已选定的方案,根据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可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和试验性施工。
按加固原理分,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简述各自的加固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答:1.分类:换土垫层法(垫层法,强夯挤淤法);振密,挤密法(表层压实法,重锤夯实法,强夯法,振冲挤密法,土桩法,砂桩法,夯实水泥土桩,爆破法);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电渗排水法);置换法(振冲置换法即碎石桩法,石灰桩法,强夯置换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即CFG桩,柱锤冲扩法,EPS超轻质料填土法);加筋法(土工聚合物,加筋土,土层锚杆,土钉,树根桩法);胶结法(注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土搅拌法);冷热处理法(冻结法,烧结法);其它。
2. 加固机理:
换土垫层法:通过挖除浅层软弱土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垫层法),或者采用边强夯,边填碎石,边挤淤的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强夯挤淤法),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
振密,挤密法:采用一定手段,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土体孔隙比减小,强度提高,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
排水固结法:软土地基在附加荷载的作用下,逐渐排出孔隙水,使孔隙比减小,产生固结变形。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逐渐消散,土的有效应力增加,地基抗剪强度相应增加,并使沉降提前完成;
置换法:以砂,碎石等材料置换软土,与未加固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
加筋法:通过在土层中埋设强度较大的土工聚合物,拉筋,受力杆件等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或维持建筑物稳定;
胶结法:在软弱地基中部分土体内掺入水泥,水泥砂浆以及石灰等物,形成加固体,与未加固部分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
冷热处理法:通过人工冷却,使地基温度降低到孔隙水冰点以下,从而具有理想的截水性能和较高的承载力。或者通过渗入压缩的热空气和燃烧物,将细颗粒土加热到100 °C,从而增加土的强度,减小变形。
3.使用范围:
换土垫层法:常用于基坑面积宽大和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回填土工程,一般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土层与低洼区域的填筑。处理浅层非饱和软弱土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季节性冻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只解决承载力问题,无助于减少沉降);
振密挤密法: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湿陷性黄土;表层压实法(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量的浅层疏松粘性土,松散砂性土,湿陷性黄土及杂填土),重锤夯实法(无粘性土,杂填土,非饱和粘性土及湿陷性黄土),强夯法(碎石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低饱和度粉土,粘性土及湿陷性黄土),振冲挤密法(砂性土及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低于10%的粘性土),土桩法(地下水位以上湿陷性黄土,新近堆积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砂桩法(松砂地基和杂填土地基),夯实水泥土桩(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及淤泥质土地基),爆破法(饱和净砂,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2024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跨学科实践: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课件.pptx
- ECAM23.420.SB ECAM23.420.SW Chinese manual德隆全自动咖啡机说明书.pdf
- 2025年春新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课件 8.2 俄罗斯(第1课时).pptx
-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精选文档】.pdf
- 棉花叶面肥的选择与使用.pptx
- 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表.pdf
- 市政道路施工测量的方案.doc VIP
- 2025年新改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精心编辑).pdf
- 食品配送售后服务承诺.docx VIP
-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