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飞机流动控制技术进展刘沛清报告内容1、流动控制的定义及其发展2、现代飞机流动控制目的与分类3、边界层流动控制技术4、旋涡流动控制技术1、流动控制的定义及其发展 流动控制不同于管道中的流量控制,它是通过各种方法将流动行为按照人们所希望的方式变化。至今没有较为明确的定义,Flatt(1961)给出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定义:边界层流动控制是指任何引起或产生使边界层流动行为与自然发展的流动状态不同的机理或方法。 早期Prandtl在1904年的著名论文中(On Fluid Motion with very small friction),引入边界层的概念,解释了流动分离现象,并用一些实验事例说明边界层的控制概念和方式。 把Flatt定义推广:任何引起流动行为发生与其自然发展流动状态不同的机理和方法。1、流动控制的定义及其发展流动控制技术可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1)经验时期(1904年以前,The empirical era): 流动控制是一门艺术,主要是经验的总结。流线型的箭头(稳定飞行)等。(2)科学时期(1904年-1940年,The scientific era): Prandtl引入边界层的概念,研究了边界层的分离,对流动首次提出科学的控制方法。使流动控制方法的选择不再是一种毫无目的试凑(trial and error)和经验的方法。方法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物理原因和基本规律。(3)二次世界大战到冷战(The World war II and the cold war)时期(194-1970): 发展快速、高机动、高效飞行器、导弹、舰船、潜艇等成为军方的重要需求,因此流动控制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期间,层流控制技术发展很快,如推迟转捩,层流的保持,减阻问题。1、流动控制的定义及其发展(3)二次世界大战到冷战(The World war II and the cold war)时期(194-1970): 发展快速、高机动、高效飞行器、导弹、舰船、潜艇等成为军方的重要需求,因此流动控制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期间,层流控制技术发展很快,如推迟转捩,层流的保持,减阻问题。(4)能源危机(1970-1990)时期(The energy crisis era): 在这个时期,最有价值的研究工作是保持能源的方法,减小各种运输工具的阻力成为研究的重点。发展了推迟转捩的表面涂层技术,减小紊流边界层摩擦阻力的小肋(沟槽减阻)技术。(5)从1990年以后: 对流动控制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原来临界流动控制、层流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剪切流的转捩和紊动剪切流动的相干结构控制,在理论方面提出混沌控制(Chaos control)、微机电控制(Microelectromechanical control )和灰网络控制技术(neural networks control )。2、现代飞机流动控制的目的与分类对于不同的流动对象,控制的方式和目的是不同的。在现代飞机中,常遇到的流动现象:(1)边界层流动(层流与湍流)(2)射流与剪切层流动(层流与湍流)(3)内部流动(层流与湍流)(4)外部绕流(层流与湍流)(5)临界流动(边界层转捩,旋涡破裂)2、现代飞机流动控制的目的与分类主要控制方式:(临界流动控制和稳定流动控制)(1)边界层的控制(延迟分离与控制)(2)层流向湍流转捩的控制(推迟转捩)(3)流动分离与旋涡的控制(延迟涡破裂)(4)剪切湍流相干结构的控制主要控制目的:(4)提高飞机升力(5)减小飞机阻力(6)加强紊动与混掺(7)抑制飞机噪声2、现代飞机流动控制的目的与分类2、现代飞机流动控制的目的与分类 按照不同的流动类型和控制目的进行分类。 按照流动类型划分为:近壁区的壁限流动控制与远离壁面的自由流控制。 壁限流动: 影响流动的主要参数:壁面粗糙度、形状、曲率、壁面移动、壁面涂层、温度和孔隙率等。壁面的加热或冷却也会通过粘性和密度梯度影响流动。通过孔隙壁面或壁面开缝将影响质量输运。通过壁面吸出或注入流体将对流场产生明显的影响,特别是要影响壁面近区的速度分布,从而影响边界层的转捩和分离。 自由剪切流动: 大小不同尺度涡的结构、来流湍流度、大尺度相干结构。控制措施有:破涡装置(碎涡技术)、抑波技术、减噪措施等。2、现代飞机流动控制的目的与分类 按照控制方法的类型划分: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技术。 被动控制技术(Passive control):流动控制不需要辅助能量输入,也无控制环路。 主动控制技术(Active control):需要能量输入、可有控制环路。根据控制目的,主动控制技术进一步分为:预定控制的开环路和具有反应的闭环路。2、现代飞机流动控制的目的与分类 开环控制:指将定常或非定常能量输入到流动中,未指定流动特殊状态,这种控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