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温润的美玉名人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块温润的美玉_名人故事 一块温润的美玉_名人故事 PAGE / NUMPAGES 一块温润的美玉_名人故事 一块温润的美玉 1952 年,我进入了汤用彤先生的家,嫁给了他的长子—— 1951 年刚 从北大哲学系毕业的汤一介。 结婚典礼就在小石作胡同汤家举行。 按 照我们的策划,婚礼只准备了喜糖、花生、瓜子和茶水。晚上 8 点, 我的同班同学、共青团委员会的战友们和党委的一些领导同志都来了, 气氛热闹活跃。如我所想,这是一场“反传统”的婚礼,没有任何仪 式,连向父母行礼也免了, 也没有请父母或领导讲话。汤老先生和我 婆婆坐在北屋的走廊上,笑眯眯地看着大家嬉闹。后来,大家起哄, 让我发表结婚演说。我也没有什么“新娘的羞怯” ,高高兴兴地发表 了一通讲话。我至今还记得讲话大概的意思是, 我很愿意进入这个和 谐的家庭,父母都非常慈祥,但是我并不是进入一个无产阶级家庭, 因此还要注意划清同资产阶级的界限。 那时的人真是非常革命, 简直 有“左派幼稚病”!两位老人脾气非常好,丝毫不动声色,还高高兴 兴地鼓掌,表示认同。后来,两位老人进屋休息,接着是自由发言, 1 / 9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朋友们尽情哄闹、玩笑。汤一介的一个老朋友、闻一多先生的长子闻 立鹤,玩笑开得越来越过分,甚至劝告汤一介,晚上一定要好好学习 毛主席的战略思想,说什么“敌进我退” “敌退我攻”之类,调侃之 意,不言自明。我当即火冒三丈,觉得自己受了侮辱,严厉斥责他不 该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来开这样的玩笑! 大家看我认真了, 都觉得 很尴尬。我的婚礼就此不欢而散。 我和汤一介怏怏不乐地驱车前往我 们的“新房”。为了“划清界限,自食其力” ,我们的“新房”不在家 里,而是在汤一介工作的北京市委党校宿舍的一间很简陋的小屋里。 第二天,汤老先生和我婆婆在旧东单市场森隆大饭店请了两桌至亲好 友,宣布我们结婚,毕竟汤一介是汤家长子啊。汤老先生和我婆婆要 我们参加这场婚宴, 但我认为这不是无产阶级家庭的做法, 结婚后首 先要抵制的就是这种旧风俗习惯。 我和汤一介商量后, 决定两个人都 不去。这种行为现在看来确实很过分,一定伤了两位老人的心。但汤 老先生还是完全不动声色,连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 2 / 9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毕业后我到北大工作, 院系调整后, 汤老先生夫妇也迁入了宽敞的燕 南园 58 号。校方认为没有理由给我再分配其他房子,我就和老人住 在一起了。汤老先生和我婆婆都是很有涵养的人, 我们相处这么多年, 从来没见他俩红过脸。 记得有一次早餐时, 我婆婆将汤老先生平时夹 馒头吃的黑芝麻粉错拿成茶叶末, 他竟也毫不怀疑地吃了下去, 只说 了一句“今天的芝麻粉有些涩” 。汤老先生说话总是慢慢的,从来不 说什么重话,因此曾有“汤菩萨”的雅号。这是他去世多年后,学校 汽车组一位老司机告诉我的, 他们至今仍然怀念他的平易近人和对人 的善意。 汤老先生确实是一个不大计较名利的人。 像他这样一个曾经在美国与 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的学者,在院系调整后校方竟不让他 再管教学科研,而让他当分管“基建”的副校长。那时,校园内很多 地方都在大兴土木。 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 常常可以看到他缓慢的脚 3 / 9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步和不高的身影。 他自己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常说事情总需要人 去做,做什么都一样。 可叹这样平静的日子也并不长。 1954 年,在《人民日报》组织批判 胡适的那个会上,领导要他发言。他这个人是很讲道德的,不会按照 领导意图,跟着别人讲胡适什么,但可能他内心很矛盾,也很不安。 据当时和他坐在一起的时任北大哲学系主任的郑昕先生告诉我们, 晚 餐时,汤老先生把面前的酒杯也碰翻了。 他和胡适的确有一段非同寻 常的友谊。当年, 他从南京中央大学去北大教书是胡适推荐的。胡适 很看重他,新中国成立前夕,胡适去台湾,把学校的事务都委托给担 任文学院院长的他和秘书长郑天挺。 《人民日报》组织批判胡适,对 他的打击很大。当晚,回到家里,他的表情木然,嘴角也有些歪了。 如果有些经验,我们应该当时就送他上医院, 但我们都以为他是累了, 休息一夜就会好起来。 没想到第二天他竟昏睡不醒, 医生说这是大面 积脑出血,我们立即将他送到协和医院。马寅初校长对他十分关照, 4 / 9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请苏联专家会诊,又从学校派了特别护士。 他就这样昏睡了一个多月。 这以后,他手不能写字,腿不能走路,只能坐在轮椅上。但他仍然手 不释卷,总在看书和思考问题。我尽可能帮他找书,听他口述,然后 笔录下来。这样写成的篇章,很多收集在他的《饾饤札记》中。 1958 年我被划为右派,当时我正好生下第二个孩子,孩子刚满月我 就上了批斗大会,几天后快速

文档评论(0)

138****35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