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8课 赤壁赋 第1课时同步 苏教版必修1.ppt

高中语文 第18课 赤壁赋 第1课时同步 苏教版必修1.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8课 赤壁赋 第1课时 目标定位 1.理解“属、如、止、舞、注、危、赤、举、卒、 是、觉、异、穷”等实词的含义和“之、然、 于、而、其”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时掌握 文中文言句式的特点,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 点。 2.品味“水月”意象,体悟主客问答的哲理内涵, 鉴赏文章的诗情画意、理趣。 3.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胸怀、积 极进取的精神。;基础精练 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举酒属客( ) ②冯虚御风( ) ③??妇( ) ④愀然( ) ⑤山川相缪( ) ⑥舳舻( ) ⑦酾酒( ) ⑧横槊( ) ⑨麋鹿( ) ⑩匏尊( ) 无尽藏( ) 枕藉( ) ;①;棹( ) 绰( ) 淖(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浩浩乎: ②飘飘乎: ③羽化登仙: ④如怨如慕: ⑤正襟危坐:;⑥酾酒临江: ⑦横槊赋诗: ⑧舳舻千里: ⑨逝者如斯:;文本互动 一、基础梳理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②山川相缪: ③举匏尊以相属:;窈窕:《诗经》中的章节。章:段。;白茫茫的水汽。;超群,超脱尘俗。不依靠他人而自立。;靠着。;结构助词,“的”;动词,“往”;介词,“在”;动词,“攻下”、“攻克”;而不知其所止: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方其破荆州: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客有吹洞箫者: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5.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 ②凌万顷之茫然: ③渺渺兮予怀: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何为其然也: ⑥而今安在哉: 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⑧固一世之雄也: ⑨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二、深层探究 6.第1自然段文字叙写了时间、地点、人事、景 色和作者的感受,那么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你 如何理解月亮“徘徊”?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答案 ①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主要景物是 月与水。“既望”是农历每月的十六日,俗话 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 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 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 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 般。;②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也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 ③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中,展示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的感觉,体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感情以喜悦为主。用一个字来概括即是“乐”。;7.阅读第2~3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2自然段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客有吹 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 蛟,泣孤舟之嫠妇。”此段描写音乐的文字让 人拍手称绝,你认为妙在何处?;答案 ①写了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饮酒乐甚”承接上段,引出“扣舷而歌”。作者借歌唱表达自己的心情。用“桂棹”、“兰桨”喻自己品质高洁,用“溯流光”喻自己百折不挠、决不向恶势力低头屈服的性格,以“望美人”来表达自己朝夕思慕的人或终生所追求的理想。其“乐”,乃遭贬后的苦中作乐。客人的箫声起到由乐转悲的作用,引起下文的主客问答。;②它写出了箫声的幽咽哀怨。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若从内容讲,一是直接描绘箫声的哀怨,二是写袅袅不绝的余音,三是写箫声的感人效果。;(2)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为何而悲?又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答案 ①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②感情色彩甚为悲伤。③“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样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