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数控机床伺服驱动技术现状和趋势
伺服驱动技术作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它产业机械掌握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国内外普遍受到关注。 一、概述 伺服驱动技术作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它产业机械掌握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国内外普遍受到关注。在20世纪最终10年间,微处理器(特殊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掌握技术的发展为伺服驱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假如说20世纪80年月是交流伺服驱动技术取代直流伺服驱动技术的话,那么,20世纪90年月则是伺服驱动系统实现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10年。这一点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尤为明显。 二、国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无人化、规模化生产对加工设备提出了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交流伺服系统具有高响应、免维护(无碳刷、换向器等磨损元部件)、高牢靠性等特点,正好适应了这一需求。例如,日本FANUC公司、三菱电机公司、安川电机公司、德国Siemens公司、AEG公司、力士乐Indramat公司、美国A.B公司、GE公司等均先后在1984年前后将交流伺服系统付诸实用。国内的交流伺服驱动技术起步较晚,到20世纪80年月末才有产品问世。如冶金部自动化研究院华腾公司的ACS系列、扬州5308厂引进Siemens公司的610系列,这些产品采用大功率晶体管模块(GTR),属于模拟伺服,但从技术上填补了国内空白。 进入20世纪90年月,微电子制造工艺的日臻完善,使得DSP运算速度呈几何数上升,达到了伺服环路高速实时掌握的要求,一些运动掌握芯片制造商还将电机掌握所必需的外围电路(如A/D转换器、位置/速度检测倍频计数器、PWM发生器等)与DSP内核集成于一体,使得伺服掌握回路采样时间达到100?s以内,由单一芯片实现自动加、减速掌握,电子齿轮同步掌握,位置、速度、电流三环的数字化补偿掌握。一些新的掌握算法如速度前馈、加速度前馈、低通滤波、凹陷滤波等得以实现。另一方面,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伺服系统主电路功率元件的开关频率由2~5kHz提升到15~20kHz,1GBT(绝缘栅门双极性晶体管)及IPM(智能型功率模块)均是这一时代的产物,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平稳性,降低了系统的噪音。以上两个方面不仅是交流伺服实现数字化的基础,而且使得交流伺服趋于小型化。目前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伺服系统生产厂家基本上均能够供应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或者可以与自己的CNC系统相配套,如日本FANUC公司、三菱电机公司、安川电机公司、松下公司、山洋电机公司、德国Siemens公司、力士乐Indramat公司、Lenze公司、美国A.B公司、Kollmorgen公司、Relliance公司、Baldor公司、PacificScientific公司等。 全数字交流伺服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用户依据负载状况(如惯量、间隙、摩擦力等)调整参数更为便利,也省去了一些模拟回路所产生的漂移等不稳定因素,但在发展初期,伺服接口缺乏统一标准,各个厂家均设计自己的接口电路,相互之间无可互换性,用户适配较为麻烦。在网络技术及PC-basedCNC技术快速发展的状况下,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在1987年,由德国机床协会和德国电力电子协会联合提出数字驱动接口国际标准,即SERCOS(SerialReal-timeCommunicationSystem串行实时通信系统)接口作为高性能运动掌握系统闭环数据串行实时通信接口,这两个协会将电机、驱动系统、CNC系统的主要制造商组成一个联合工作组。最初加入SERCOS工作组的公司有AEC、ABB、AMK、Banmuller、Bosch、Indramat、Siemens、PacificScientific等几家公司。到了1994年,SERCOS成为掌握器与数字伺服驱动系统接口的国际标准并作为IEC61491标准获得通过,因此具有开放性,迄今成员已增加到70多个公司。与此同时,开发了相应的ASIC芯片、SERCON816,传输速度为2/4/8/16Mbit/s,SERCOS与其它串行现场总线相比,有效数据传输率高,例如Ethement以100Mbit/s速度传输数据时,有效数据传输率为5~10Mbit/s;SERCOS以16Mbit/s速度传输数据时,有效数据传输率为11Mbit/s。CAN(controllerAreaNetwork)用于运动掌握时,必需供应额外的存储缓冲器及信号管理资源,其成本大约是SERCOS接口的2倍,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光纤噪声抑制能力强、传输牢靠性高。虽然SERCOS接口初终是为CNC与数字伺服接口而开发,迄今已被广泛应用于通用运动掌握器与数字伺服之间的接口。目前已能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pdf VIP
- 基金会筹备工作方案.pdf VIP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散文构思题及答案汇编.pdf VIP
- 2023年初中美术课题研究方案.docx VIP
- GB/T 14571.4-2022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4部分:紫外透光率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4571.3-2022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3部分:醛含量的测定.pdf
- 出入院制度流程.pptx VIP
- 国家标准 GBT 3049-2006 工业用化工产品 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pdf
- FIDIC银皮书(中英文对照),.doc VIP
- SH/T1055-1991(2000) 工业用二乙二醇中水含量的测定 微库仑滴定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