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年级上语文补充素材14珍珠泉_人教版_8253
四年级上语文补充素材14珍珠泉_人教版_8253
PAGE / NUMPAGES
四年级上语文补充素材14珍珠泉_人教版_8253
四年级上语文补充素材 -14 珍珠泉人教
版
珍珠泉泉群,位于旧城中心的曲水亭街、芙蓉街、东更道街、院前街之间,有泉池 21 处 (含失迷泉池 2 处 ),形成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景观。该泉群中属金代《名泉碑》着录的泉池 10 个:珍珠泉 (北珍珠泉 )、溪亭泉、散水泉、朱砂
泉、芙蓉泉、濯缨泉 (王府池 )、知鱼泉、云楼泉 (白云泉 ) 、灰泉、刘氏泉。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着录的 1 个:鱼池泉。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着录的 2 个: 泉、腾蛟泉。其它为:小王府池、南芙蓉泉、太乙泉、平泉、沃泉、玉枕
泉、神庭泉、起凤泉。诸泉汇流成溪,然后分别注入濯缨湖、百花洲、大明湖,经小清河入渤海。
该泉群是城区四大泉群中涌水量最小的一个。据 1973~ 1977 年测量,泉水准均流量每日为 1.26 万立方米,最大为 1.98 万立方米,最小 0.55 万立方米。北魏时,此地溪流纵横,依照古代风俗,每逢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消灾去忧,人
们常在环曲的水渠旁流觞取饮, 故隋唐以前,称流杯池。《水经注》记载说:“历祠下,泉源竞发,其水北流,经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宴,公私多
萃其上。”宋朝曾巩之别墅也曾在此,内建“名士轩”,以杜甫“济南名士多”诗句取名。 (一说曾巩“名士轩”建于今西公界雪泉处 )元代,为山东行尚书兼兵
马都元帅张荣的府第。明代,英宗的次子朱见 被封为德王,在这里建德王府。清代,设驻为山东巡抚衙门。民国后,又为省督军、督办公署和省政府驻所。现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驻地,俗称“珍珠泉大院”。
珍珠泉 坐落在院前街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大院内西侧,略成长方形,面积 1240 余平方米,深广清澈。因旧城东南隅护城河中有南珍珠泉,所以该泉又称
北珍珠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着录。泉池
溢水标高 26.28 米。池中泉眼甚多,串串银色水泡自水底翻涌而上,日光相映,
如泻万斛珠玑。正如清代人王昶在《游珍珠泉记》中所述: “依栏瞩之,泉从沙
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
以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珍珠泉气势颇大,清人王 运在《珍珠泉铭序》
第1页/共5页
中描述说:“潆泓冲融,清澜百步,旁流带垣,通舟二里,鱼鸟荇藻,怡怡悦性。”珍珠泉泉水由玉带河北流进濯缨湖, 经百花洲注入大明湖。 根据钻探得知, 珍珠泉一带的地质情况是: 最上面为 11 米厚的第四系粘土砾石层, 其下为 40 米厚的闪长岩,闪长岩下面为奥陶纪白云质石灰岩,这泉水即从白云质石灰岩中涌出。
珍珠泉自古以来颇负盛名, 历代多有文人题咏。 金朝的雷渊,明朝的晏璧、边贡、
李攀龙,清朝的蒲松龄等文人,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康熙二十八年 (1689
年 )阴历正月十六日,清圣祖玄烨南巡经过济南,御览珍珠泉后,也赋《观珍珠
泉》诗一首,并题“作霖”二字 (已失传 )。干隆十三年 (1748 年)三月四日,清高宗弘历题《珍珠泉》诗一首,刻碑立于泉北岸,至今尚存。 1980 年,对泉池进行整修。池岸以青石砌垒, 四周铁护栏改饰以汉白玉雕刻石栏。 池内水中偏东立石碑一方,上刻泉名 “珍珠泉” ,字涂朱红色, 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高启云 1980
年书。南岸, 1983 年建一水榭,造型优美,如展翅大鹏。榭内悬匾额“浮玑”,为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予昂 1983 年题书。池内荇藻浮动,锦鳞戏游;泉周植以花木,妖娆多姿。
泉 在珍珠泉东约 30 米处,呈方形,长宽各 1.45 米,深 2.5 米,由块石砌垒。清道光《济南府志》有载,郝植恭列入《七十二泉记》。该泉出现于清朝。康熙七年 (1668 年 ),于巡抚大堂西北侧掘土,深至二尺时,有泉水涌出,复凿二尺,其水增大数倍。之后砌岸,蓄濯缨泉 (1983 年)养锦鱼百尾之多。山东巡抚刘芳躅 (字增美 )见状,欢喜异常,便请著名诗人朱彝尊命名。朱以《尔雅·释水》中“水自河出为 ,济为 ”之意,起名为 泉”。过去认为济南泉水为济水的潜流,故其名含有济水溢出之泉的意思。 1951 年秋,该泉重新修葺,并建以石栏。泉壁篆体“ 泉”二字,为山东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书法家王讷 (字墨仙 )书写。
濯缨泉 (王府池 ) 在王府池子街中段路西。 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 、
清《七十二泉记》均着录。取《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之意
命名。清道光《济南府志·卷六·山水二》载:“濯缨泉称湖,前在德王宫内,
今在院署西墙外百余步,俗称王府池,围圆四十余丈,由地沟北流,穿民居,出
起凤桥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