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产生机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射线产生机理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以表彰他发现了 X射线。X 射线的发现有点偶然。 今天的电视机显像管源自于 19世纪末的 阴极射线管”当时,科学家发现如果在一根 玻璃管的两端密封上正负两个电极并加上高电压,当玻璃管中的空气被抽空时,正极一头的玻璃管壁上会 发出漂亮的光辉。当时认为,是阴极发射的 阴极射线”(后来,证明是电子流)。于是,将这种抽成真空 的管子称为”阴极射线管”研究阴极射线是当时物理学界的热门课题 ,其中有德国维尔兹堡大学校长、 物理学家伦琴。 1895年11月初的一个晚上,为了防止外界对阴极射线的影响同时也为了不让阴极射线与可见光漏出 管外,伦琴用黑纸把放电管包的严严实实 ,实验室也用窗帘密封成暗室。 就在这黑暗的环境中作实验时, 伦琴意外地发现1米以外的荧光屏竟发出了微弱的荧光,这一现象使他十分惊奇。因为当时已阐明阴极射 线在空气中只能穿过几厘米,而现在即使把荧光屏移到 2米开外,它仍能发岀荧光。很明显,阴极射线管 发出的除了阴极射线外还有别的东西.由于对这一射线的性质一无所知, 所以伦琴用数学中称未知数的办 法把它称为“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后来证明,它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 其波长约为(20〜0.06 )X10; 厘米之间。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 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 使照相底片感光 以及空气电离。波长越短的 X射线能量越大,叫做硬 X射线, 波长长的X射线能量较低,称为软X射线。产生X射线最常 用的是电子式X射线管,如图所示,在射线管的阳极和阴极灯丝 的之间产生几万一十几万伏不等的电压, 同时给阴极灯丝单独 供电,当灯管灯丝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灯丝中的自由电子摆脱 原子核的束缚而发射岀来即热发射,在高压产生的电场的加速 下,电子撞击阳极板,大约有 1%的能量转化为X射线。 X射线的应用 X射线从发现不久,就开始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现在 X射线在一些基础学科的研究及实际应用方面都 大有 用武之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用医学诊断 伦琴的新发现使他如痴如醉,一连几天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进行研究。伦琴的昼夜不归引起他夫人的 误 会,就赶到实验室看个究竟。看到妻子来了,伦琴就叫她帮忙做实验,让她把左手放在用黑色纸包着的照 相 底片上,然后用X射线加以照射,竟然拍到了手指骨骼的照片,这就是历史上第一张 X光照片。伦琴的这 个实 验翻开了医用X射线应用研究的第一页。由于 X射线能顺利穿透肌肉组织,但穿不过骨骼这样密度大的组 织, 于是就在底片上留下阴影。 如果骨折的话,在底片上的阴影里就很容易找到断裂处, 因此X射线首先被 应用 到外科探伤中去.X射线被发现3个月后,奥地利也纳一家著名的医院就开始在外科诊断中用 X射线来拍 片子。 半年后,英国就岀版了第一本 X射线研究的专业杂志《X射线临床摄影资料》。X射线在医疗诊断上的应 用如 燎原之火。如今,拍 X光片已成为医学诊断中一种常用的手段了。从本世纪 60年代起,南非岀生的美国 物理 学家科马克和英国电气工程师豪斯菲尔德,提岀了用计算机控制的 X射线断层扫描原理,并发明了 X射线 断层扫 描仪(简称CT扫描仪)。这一发明使医生能看到人体内各种内脏器官的横断面图像,因而能准确诊断许 多病 症,大大丰富了医用 X射线诊断的内容。他们两人也因此而荣获 1979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二)窥探物质结构 正当X射线在医学诊断中大显身手时,它的另外一个重要应用也显露端倪。 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 劳厄 大胆假设,如果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晶体中的原子又按一定规则排列的话,当 X射线穿透晶 体时 ,应当跟光线穿过衍射光栅后一样,也会出现衍射图样。他的这一设想不久就被实验所证实。规则分布在 感 光底片上的衍射黑点,被称为劳厄图样”,它就是晶体的微观结构在宏观上的体现。劳厄的成功可谓是一箭 双 雕:既证明X射线具有波动性,又证明晶体中的原子是有规则排列的。为此,他荣获了 1914年度的诺贝 尔物 理学奖。紧接在劳厄之后,1915年杜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俩 ,原因是他们 在劳 厄工作的基础上提岀了 布拉格公式”。这一公式可以使人们在研究被晶体散射的 X射线的情况后,求得晶 体中 原子平面间的距离 D,从而精确测定晶体的原子结构。 1917年,英国物理学家巴克拉又因研究 X射线而 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贡献是发现了元素的 X射线标识辐射,人们可以根据元素所发射的标识 X射线,来 确定 这种元素在周期表上的排位,从而决定它是什么元素。瑞典物理学家西格巴恩又进一步研究了 X射线的光 谱学 并为此荣获192

文档评论(0)

wangsufen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