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劳雅尔塔的体系的形成.pptVIP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劳雅尔塔的体系的形成.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战爆发后的中国战场 1939年9月—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阶段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军民的重要国际贡献是: 第一,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 第二,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并使日本在最终发动战争时兵力不足,不能全力以赴。 五、美国从中立法向 反法西斯方向的演变 1、《中立法》的通过(1935年8月31日) 规定对一切交战国实施武器、弹药和军需品的强制性禁运,并禁止美国船舶向交战国运送军火。禁运有效期为6个月。 1936年2月中立法增加两条内容:一是禁止贷款给交战国;二是规定武器禁运条款不适用于拉美国家。 1937年1月6日还专门通过了针对西班牙的强制性中立法,宣布禁止向西班牙内战双方供应军火. 2、永久中立法的通过 1937年5月1日通过,规定交战国向美国购买非军事物资时,必须“现金购货、运输自理”。这为德意日向美国购买军火打开方便之门,对弱小国家来说,它们即缺乏经费又无现代化运输能力。 3、新《中立法》的通过 1939年,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11月4日,罗斯福签署新《中立法》。 这个中立法满足了罗斯福关于取消武器禁运的要求,但仍保留了“现款、自运”的条款,还规定,由总统确认世界战场的作战区和禁止美国船只进入区域。这一条款为总统提供了很大的处置权。新《中立法》的通过,标志着美国从中立立场向反法西斯方向迈出了一步。 4、《租借法案》 1940年,罗斯福第三次蝉联美国总统,12月17日,罗斯福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谈话,以借水龙带给邻居救火为喻,向国民说明其租借法案的构想。 1941年3月11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租借法案》。根据这个法案,总统可以向他认为其防务对美国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出售、转让、交换、租借或以其他方式处理任何国防物资。 《租借法案》的影响: 六、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东方战线的建立 30年代苏联外交的侧重点在慕尼黑会议前后有所不同,慕尼黑会议前,侧重点是争取同英法等国联合建立反法西斯侵略的集体安全体系。慕尼黑会议之后,苏联外交的侧重点转为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防止英法“祸水东引”,和法西斯德国首先进攻苏联的阴谋得逞。 主要表现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及其伙同德国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秘密议定书,终止英法苏谈判。 1、1939年3-8月英、法、德、苏 三角谈判 1939年4月-8月英法苏会谈 1939年6月-8月,英德伦敦会谈 1939年初-1939年8月苏德会谈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基本内容 (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任何进攻; (2)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 (3)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 《秘密附属议定书》: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后果 条约的签定粉碎了英法挑动苏德战争的阴谋,使苏联避免了与德国单独作战,摆脱了德国的包围,从而赢得了一年半宝贵的时间加强战备。 但条约的签定也标志着苏联中断了同西方国家共同建立反法西斯安全体系的努力。造成了反法西斯阵营的混乱。 根据秘密议定书,苏联同纳粹德国划分了势力范围,宰割弱小国家,这玷污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尤其错误和可耻的。 条约的签定使德国得以按既定计划发动对波兰的进攻,并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 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1939年9月17日,苏联出兵占领波兰西白俄罗斯 和西乌克兰。 1939年11月30日,苏联入侵芬兰,苏芬战争爆发,芬兰战败,苏芬边界向北推进了150公里 1939年9、10月间,苏联分别同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托维亚和立陶宛签定互助条约,规定苏联有在三国境内驻军、建筑军港和军事基地的权利。8月,三国被“接纳”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1940年6月,苏联从罗马尼亚获得比萨拉比亚,并成立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北布科维纳并入波兰。 苏联建立的这条“东方战线”,使领土自北向南推进了二、三百公里,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道防线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相反,在法西斯侵略的二战之初,苏联政府用军事行动和武力威胁扩大疆界的大国沙文主义行为,损害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 第二节 大战进程 一、德军入侵波兰战争全面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的。1937年7月7日

文档评论(0)

180****63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