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未来乡村建设规范
ICS 03.080 CCS B 00 DB3308 浙江省衢州市地方标准 DB3308/T 0932021 未来乡村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future villages 2021 - 11 - 17 发布2021 - 12 - 17 实施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08/T 093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留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衢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衢州市农业农村局、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衢州市柯城区农业农村局、衢州市衢 江区农业农村局、龙游县农业农村局、江山市农业农村局、常山县农业农村局、开化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明鹤、汪有土、应珊婷、胡小飞、仝国栋、奚经龙、姚超兴、贾佳、郑志林、 吴文明。 DB3308/T 0932021 1 未来乡村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未来乡村建设的总则、基本要求、发展类型、场景建设、运营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未来乡村的建设、运营管理与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897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40088村务公开管理规范 GB 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DB33/T 912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DB33/T 1199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技术规程 DB33/T 2091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 DB33/T 2210村务监督工作规范 DB3308/T 087一米菜园建设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未来乡村future villages 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核心, 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 以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 单元为导向,按照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化、共享化要求,建设未来邻里、产业、教育、健康、 文化、风貌、交通、低碳、治理、党建等应用场景,建成数字智能、生态宜居、共建共治共享、可持续 发展的现代化乡村。 4总则 DB3308/T 0932021 2 4.1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低碳、绿色、高 质量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数字赋能乡村建设,优化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城乡融合发 展新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4.2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为建设主体。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未来乡村建设,留住原乡人、 召唤归乡人、吸引新乡人,提升社会凝聚力,实现决策共谋、建设共管、合力共治、成果共享。 注原乡人指常住村民;归乡人指返村村民及乡贤;新乡人指外来居民。 4.3以造场景、造邻里、造产业为建设路径。构建未来乡村重点场景,营造未来乡村新型社区,增进 邻里互动、推动产业振兴、提升公共服务、优化基层治理,全面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4.4以有人来、有活干、有钱赚为建设定位。深化“两进两回”,提升乡村吸引力,激发乡村活力, 促进共富。 注“两进两回”指科技、资金进乡村,青年、乡贤回乡村。 4.5以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为建设特色。将“衢州有礼”等贯穿未来乡村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延续乡土文化,留住乡愁特色,倡导现代文明乡风,增进群众舒适感、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幸福 感、安全感。 5基本要求 5.1未来乡村建设应在乡村振兴全局中系统谋划、系统规划、系统建设。 5.2宜以“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为主轴,在产业基础较好、公共交通便捷、环境舒适宜人、人文 底蕴丰厚、组织战斗力较强、村民积极性高的区域建设未来乡村。不宜选择将搬迁撤并的村庄。 注 标注“”的为发展性指标,无标注的为基础性指标。 5.3宜选择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要求的村庄进行建设, 不应存在不符合 DB33/T 912 中基础性 指标的情形。 5.4可以单个行政村建设,也可地域相连、人缘相亲、产业相融的多个行政村片区组团式建设。 5.5各村选取第 7 章若干场景重点打造,同时结合实际需求创设个性场景,形成区域特色。 5.6坚持微改造、精提升,不应强拆强建、大拆大建;不应有闲置、荒凉耕地,不应出现耕地“非农 化”、耕地“非粮化”;不应破坏自然生态、乡村风貌,以及毁坏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 历史建筑等。 5.7应坚持数字引领,提倡设计赋能,推进艺术增色,重视精神获得。 6发展类型 6.1根据产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堂在线网课《生活英语读写》课后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2025年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pdf VIP
- 安全牛:API安全技术应用指南(2024版).pdf VIP
- 《NB 35074-2015 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pdf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统考科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吴门验方》学习笔记.docx VIP
- 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教程》第四册(WELearn答案解析).DOC VIP
- 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pdf VIP
- The Crucible《激情年代(1996)》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2025年河南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