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1035.docxVIP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1035.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 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王命急宣(有时) 属引凄异(连续不断) B.月色入户(门) 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 C.盖竹柏影也(大概是) 晓雾将歇(消散) D.虽乘奔御风(虽然) 夕日欲颓(坠落) 【答案】D 【解析】D虽乘奔御风 :即使。故选D。 2、下列句子全都表现秦王蛮横的一项是( )①秦王不说。②秦王怫然怒。③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④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⑤秦王色挠。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①“秦王不说”中“说”通“悦”,高兴,因此这句表现的是秦王内心的不悦。②“怫然怒”这句话直接描写了秦王的蛮横;③“秦王使人谓安陵君”中的“谓”字,秦王蛮横态度毕现;④“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中,秦王以“天子”自居,威吓唐雎,足见他的蛮横;⑤“秦王色挠”中的“色挠”表现的是秦王内心的害怕。故②③④表现秦王蛮横,答案选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使我市自然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为世界描绘的愿景,也是中国为世界找到的人类相处之道。 C.年杭州亚运会的会徽由六个元素组成,富有活力与动感,表达了杭州这座城市的人文特质和地域特色。 D.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答案】B 【解析】A成分残缺,缺主语,应把“使”去掉;C搭配不当,应将“表达”改为“表现”;D语序不当,应是“筑梦,追梦,圆梦”;故选B。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要欣赏动人的景色,莫如去北海? 。 , , 。 , 。宛如一幅黑白相间的水墨画?①琼岛高拥,堆砌成一座玉山②湖面结成厚冰,变成一面大圆镜③尤其是五龙亭,更显得玲珑剔透④山上的老柏,被雪衬成了黑色⑤北岸的楼阁树林,全成了玉琢的⑥若由北岸看南岸,就更有趣了 A.①④②⑤⑥③ B.⑤⑥②③①④ C.②③⑥①⑤④ D.②⑤③⑥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六个句子之间存在空间关系,首先从湖面写起,然后分别写北岸和南岸。②中的“湖面”与横线前的“北海”联系紧密,故②为首句;③中的“五龙亭”是楼阁,与⑤中的“北岸的楼阁”照应,故③紧跟⑤后;空间由北岸来到南岸,故后面是⑥;④具体写了①中的“玉山”上的景物,故①在④前;④中的“被雪衬成了黑色”与横线后的“黑白相间”相承,故④为末句。据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故选D。 5、石壕吏--杜甫--幕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更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下列对这首诗的贯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加点词语“一何”是“多么”的意思,诗人连用两个“一何”,增强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吏的蛮横气势与老妇的凄凉处境。 B.最后四句是故事的尾声,“独与老翁别”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C.本诗构思巧妙,暗写老妇,明写差役,将差役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D.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事实和具体的形象里,如“有吏夜捉人”一句,它是叙事,同时又是讽刺和揭露,包含诗人的憎恨之情。 【答案】C 【解析】C应改为“明写老妇,暗写差役”;故选C。 6、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欢悦的气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这两句诗超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C.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既赞美了“春社日”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又表现了民风的淳朴可爱。 D.尾联中诗人希望今后村民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自己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村民亲密无间的诗人跃然纸上。 【答案】D 【解析】D错在“村民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自己亲切絮语

文档评论(0)

chenyij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