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7》课程教学大纲.doc

《材料力学7》课程教学大纲.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力学7》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10253 学 时:80 学 分:5 授课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专业 教 材: 1. 《材料力学》,王世斌、亢一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材料力学》,苏翼林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 《材料力学》,赵志岗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材料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认识。 2.具有将一般杆类零件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 3.能熟练地作出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内力图、计算其应力和位移,并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 4.对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有明确认识,并能将其应用于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 5.熟练掌握简单静不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6.对能量法的有关基本原理有明确认识,并熟练地掌握一种计算位移的能量方法。 7.会计算轴向受压杆件的临界载荷与临界应力,并进行稳定性校核。 8.对于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有初步认识。 9.对于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初步认识。 三、教学内容 (一)绪论 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二)拉伸和压缩 概念和实例。截面法,轴力和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许用应力,强度条件。 纵向变形、线应变、虎克定律、拉压弹性模量、抗拉(压)刚度、横向变形、泊松比。 低碳钢的拉伸实验, 图。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滑移线、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冷作硬化。铸铁和其他材料的拉伸试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应变能,比能。 应力集中的概念,拉压超静定问题。 (三)剪切 概念和实例,剪切的实用计算,挤压的实用计算。 (四)扭转 概念和实例,薄壁圆筒的扭转,纯剪切,剪应变,剪切虎克定律,剪切弹性模量,剪应力互等定理。 功率、转速和外力矩间的关系,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扭转变形。极惯性矩,抗扭截面惯量。抗扭刚度,强度条件,刚度条件。 扭转弹性应变能,考虑材料塑性时圆轴的极限扭矩简介。 矩形截面杆扭转的主要结果。 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 (五)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静矩、惯矩、惯积、惯性半径、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组合图形的惯矩和惯积计算。主形心轴和主形心惯矩。 (六)弯曲内力 平面弯曲的概念和实例,剪力,弯矩及其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关系。刚架弯矩图。 (七)弯曲应力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弯矩与挠曲线曲率间的关系,抗弯刚度,抗弯截面模量,非对称截面梁平面弯曲的条件,正应力强度条件。 矩形截面梁的剪应力,工字形截面梁的剪应力,剪应力强度条件,弯曲中心的概念。 (八)弯曲变形 挠度和转角,梁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法计算梁的变形,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刚度条件。弯曲超静定问题。 弯曲应变能。 (九)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应力状态概念,主应力和主平面,平面应力分析(解析法、图解法),三向应力圆简介,最大剪应力。 广义虎克定律,三个弹性常数的关系,体积应变,弹性比能,体积改变和形状改变比能。 强度理论概念,破坏形式分析,第一、二、三、四强度理论,莫尔强度理论。 (十)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 组合变形的概念与实例,斜弯曲,拉(压)组合变形(含偏心拉、压),截面核心的概念(土),弯扭组合变形。 (十一)压杆稳定 弹性平衡稳定性的概念,细长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杆端不同约束的影响,长度系数,压杆柔度,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稳定计算,*用能量法计算临界载荷(土)。 (十二)能量法与动载荷 概述,杆件的变形能,莫尔定理,卡氏定理(机)、互等定理(机),超静定结构(机),正则方程(机)。 冲击时的应力和位移,动荷系数,匀速运动杆件的应力和变形。 (十三)疲劳强度 交变应力下材料的疲劳破坏,持久极限和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对称循环和非对称循环下构件疲劳强度的计算,弯扭组合变形的疲劳强度计算(机)。 四、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章目 学 时 分 配 讲课 实验 课堂讨论 小计 (一)绪论 1 1 (二)拉伸和压缩 5 5 2 12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