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据不完全调查,全省4000多万吨秸秆资源中,用作肥料进行还田的约有1000万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25%,用作饲料过腹还田约1000万吨,占25%,即秸秆实现还田的共计约占50%;用作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约800万吨,占20%;约有1000万吨被随意焚烧,200万吨被随意弃置,占30%。这与我省的经济及农业发展现状有很大关系。 截止2008年底,全省秸秆粉碎还田机和秸秆捡拾打捆机不足10000台,全省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为90225台,其中70%为50马力拖拉机,而与机械化秸秆收集联合作业配套的拖拉机需要60马力以上,配套作业动力明显不足。由于缺少秸秆收集机械,秸秆便捷处理设施不配套,农民收集处理秸秆的难度大;秸秆综合利用成本高、秸秆处理附价值小、经济性差、加工企业少而小、产业化程度低;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应用规模较小,尤其是适宜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缺乏等因素,开始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的秸秆过剩,再加上抢农时等问题,导致随意遗弃和露天焚烧现象严重。 目前安徽省综合利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秸秆还田 主要包括机械化粉碎还田和覆盖、堆沤还田。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主要是通过机械将秸秆粉碎后抛撒覆盖在地表,然后利用复式播种机直接播种,或再利用机械将粉碎后的碎秸秆和割茬一起深翻埋到土壤中去的一项综合机械化技术。这项技术的实施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而且争抢农时,同时又解决了秸秆出路,避免焚烧秸秆,减少环境污染。机械化粉碎还田主要通过联合收割机作业实施。由于秸秆机械化还田需增加收割成本,农户和机手均无积极性。目前,我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率低于全国10%的水平。堆沤还田要把农作物秸秆堆成垛,添加适量的家畜粪尿或污泥等,封堆自然发酵,制成有机肥。秸秆覆盖还田主要是直接将秸秆铺在下茬作物行间。目前,全省覆盖、堆沤还田仅占农作物总面积的10%左右。 全省秸秆年还田面积约5000万亩(次),其中,直接还田面积在3500万亩左右,堆肥沤肥还田面积约1000万亩,覆盖还田面积约500万亩。1999-2000年,安徽省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秸秆还田及利用技术丰收计划”项目,在涡阳、凤台、凤阳、砀山、萧县、蒙城和泾县七县共实施芒158万亩,主要实施小麦、水稻秸秆覆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及果树埋草等。2007-2009年, 在繁昌、绩溪、明光、霍邱、肥西五县(市)实施利用生物菌剂快速腐熟秸秆还田为主要内容的有机质提升行动,面积50万亩。 2、秸秆栽培食用菌 利用秸秆作为培养料,生产平菇、姬菇、草菇、鸡腿菇、猫木耳等食用菌,废弃的基质物料再还田利用,不仅充分利用了作物秸秆,而且增加经济效益,是农民致富的好途径。近年来,我省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的势头较快,凤阳、繁昌、涡阳、界首、霍邱等县已具相当规模,出现许多专业户和专业村。目前全省利用作物秸秆生产食用菌品种主要是双孢菇、平菇、草菇、金针菇、鸡腿菇、白灵菇等六类,栽培面积1370万平方米,总产1.6亿公斤,产值3.7亿元。消耗麦、稻、油菜作物秸秆18万吨,折合约60万亩作物秸秆。 (1)双孢菇利用作物秸秆情况:去冬今春,全省双孢菇种植550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7公斤产量计,总产为3850万公斤;按每公斤3元计,产值1.15亿元;按每平方米用麦草或稻草25公斤计,累计耗草1.4亿公斤;按每亩小麦、水稻产秸秆300公斤计,可以消耗约47万亩作物秸秆。目前南陵县列全省蘑菇种植产量之冠,计170万平方米,占全省35%,总产1200万公斤,产值约4000万元,消耗稻草约4200万公斤。且目前每百斤稻草价格上升至10元,稻草在该县利用率达95%以上。 (2)平菇利用作物秸秆情况:平菇栽培原料以棉籽壳为主,为节约成本,近年我省采用以麦秸、油菜秸甚至稻草作为辅料的新型栽培方式。一般作物秸秆配合比例约占袋栽原料40%左右。全省十七个大中城市郊区,现有栽培约800万平方米(约1.6亿袋),每平方米产量约15公斤,总产1.2亿公斤,产值2.2亿元。若按每平方米耗秸秆5公斤计,累计消耗4000万公斤,折合约14万亩的作物秸秆。 (3)珍稀菇利用作物秸秆情况:主要指草菇、金针菇、鸡腿菇、白灵菇。全省现有栽培面积8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产量约10公斤,总产800万公斤。按每公斤均价10元计,产值8000万元。若按每平方米消耗稻草、麦秸或油菜秸30公斤计,作物秸秆总耗为2400万公斤,折合约8万亩粮田作物秸秆。 3、秸秆饲料化养畜 主要是利用麦草、玉米秸秆养牛、羊等。目前,全省秸秆青贮、氨化总量分别达到982万吨和320.5万吨,占秸秆总量的30%左右。 目前安徽省秸秆饲料化利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1)养畜过腹还田:皖北地区以饲养牛羊为主,主要是通过利用青贮、微贮、揉搓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