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一般概述 概念 ①病因:明显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个体素质。 ②临床表现:情绪障碍、适应不良行为、生理功能障碍。 ③社会功能受损。 ④生活事件发生后1个月起病,病程持续一般不超 过6个月。 患病率 男女无差异 第三十页,共37页。 二、心理社会病因 (一)应激源 (二)个性心理特点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三、心身反应特点 1.时间特点 大多数患者在生活环境或生活状态改变后一月内开始发病,症状至少会持续一个月以上。但如果应激因素消除后,病情会在半年内缓解。 2.症状特点 病人的临床症状变化较大,而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 ⑴情绪反应: ⑵行为反应: ⑶躯体反应: ⑷其他反应: 第三十二页,共37页。 临床表现与分型 ①以抑郁情绪为主的适应障碍 ②以其他恶劣情绪为主的适应障碍 ③混合型情绪表现的适应障碍 ④以品行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 ⑤以情绪和品行混合性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 ⑥其他未分型的适应障碍 第三十三页,共37页。 四、心理诊断 【症状标准】 ⑴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 ⑵生活事件和人格基础在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⑶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至少有下列1项:①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讲卫生、生活无规律等;②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 ⑷存在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品行障碍的各种症状,但不符合其诊断标准。 第三十四页,共37页。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始于心理社会刺激发生后1个月内,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1个月。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 【排除标准】抑郁症、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人格障碍。 四、心理诊断 第三十五页,共37页。 鉴别诊断 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适应障碍 病因 严重 严重 明显 起病 急 分钟、小时 慢 <6个月 慢 <1个月 表现 精神运动性兴奋 精神运动性抑制 轻度意识障碍 闯入性症状 回避症状 警觉性增高 情绪障碍 行为异常 生理功能障碍 病程 1周 <1月 1年-终生 <6个月 第三十六页,共37页。 五、心理干预与治疗 (一)心理治疗:主要治疗方法。(消除应激源、改变认知、提高应对方式、增加社会支持、情绪宣泄、行为指导) (二)药物治疗:对症 第三十七页,共37页。 词语:异常
拼音:yìcháng
解释:亦作“异常”。不同于寻常。《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异常之事,非国休福。”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钟繇﹞尝数月不朝会,意性异常。”宋苏轼《叶嘉传》:“先生容质异常,矫然有龙凤之姿。”峻青《黎明的河边·血衣》:“有谁能把李老头子……那种异常的表情描绘出来呢?”副词。非常;十分。《北史·魏南安王桢传》:“其母病篤,忧毁异常。”元刘壎《隐居通议·杂录》:“御史佯失告状,惊惧异常。”曹禺《雷雨》第二幕:“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词语:病人
拼音:bìngrén
解释:生病的人。《荀子·法行》:“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晋葛洪《抱朴子·至理》:“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与病人同牀而己不染。”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侍候病人我在行。”谓使人民困顿。《后汉书·仲长统传》:“如此,在位病人,举用失贤,百姓不安,争讼不息,天地多变,人物多妖,然后可以分此罪矣。”李贤注:“病人,谓万姓困敝也。”谓扰乱为害人们。晋干宝《搜神记》卷三:“信都令家,妇女惊恐,更互疾病,使輅筮之。輅曰:‘君北堂西头有两男子……昼则浮游,夜来病人,故使惊恐。’”
词语:作者
拼音:zuòzhě
解释:创始之人。《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称在艺业上有卓越成就的人。五代贯休《读刘得仁贾岛集》诗之一:“二公俱作者,其奈亦迂儒。”指从事文章撰述或艺术创作的人。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还治讽采所著,观省英瑋,实赋颂之宗,作者之师也。”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絶不闻。”清朱彝尊《摸鱼子》词:“《乐章》《琴趣》三千调,作者古今能几?”孙犁《澹定集·大星陨落》:“作者狭隘,其作嚣嚣。”《论语·宪问》:“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邢昺疏:“此章言自古隐逸贤者之行也……作,为也,言为此行者,凡有七人。”后以称隐逸之士。《后汉书·逸民传序》:“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藴藉义愤深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杨雄曰:‘鸿飞冥冥,弋者何篡焉。’言其违患之远也……盖録其絶尘不反,同夫作者,列之此篇。”《后汉书·黄琼传》:“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任棠,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之至。宜更见引致,助崇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