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词语:往往
拼音:wǎngwǎng
解释:副词,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他~工作到深夜。
词语:活动
拼音:huó dòng
解释:指物体运动。宋文天祥《和萧秋屋韵》:“星辰活动惊歌笑,风露轻寒敌拍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机件依然活动,只是旧的太不像了。”老舍《离婚》第十五:“南边的大桥上,来来往往不断的人马,像张活动的图画。”灵活;不固定。《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人见刘官人手脚活动,便拔步出房。”《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间壁有箇张大嫂,为人甚是活动。”老舍《四世同堂》三八:“你别老一把死拿,老板着脸作事;这年月,那行不通!你也得活动着点,该应酬的应酬,该送礼的别怕花钱!”柳青《铜墙铁壁》第七章:“游击队是活动的,粮站可没那么灵便。”如:活动房屋。动摇。《红楼梦》第九五回:“见妙玉略有活动,便起身拜了几拜。”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以他的扔过石锁的手,只这么一撩,已撩活动了她的两个牙,血马上从口中流出来。”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十章:“不光她不反对,连我兄弟家,我老叔家,都叫我说得有个活动意思了呢。”指言语生动活泼。元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三》:“所病者,层砌堆叠而乏疏畅活动之工。”元刘壎《隐居通议·骈俪一》:“觉文气不如后邨活动矣。”活跃;活泼。茅盾《虹》三:“剪发的空气早已在流动,那一天却突然成为事实。几个在学生会里最活动的人首先剪了。”鲁迅《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看一位不死不活的天女或林妹妹,我想,大多数人是倒不如看一个漂亮活动的村女的。”指经济宽裕。《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单裁缝﹞因见韦家父子本分,手头活动,况又邻居,一夫一妻,遂就了这头亲事。”徐特立《留法老学生之自述》:“他三十岁后,因家中吃饭的人太多,丢书不教,去学做线香。一家大小都能做线香,比教书活动得多。”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从事的行动;从事有目的的行动。巴金《家》二五:“他的活动,他的工作,他的志愿,他都不让家里的人知道。”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五:“第三队的队长是郑含华,先分配到沙市、荆门一带,后至老河口、襄阳、樊城以及巴东等地活动。”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只能在少数人当中活动活动。”指钻营、说情或行贿。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他们家里就没有种什么地,他们是靠租子生活,主要的还是靠钱文贵能活动。”沈从文《主妇集·王谢子弟》:“七爷静极思动,自以为天津有门路,活动很有把握,自告奋勇来天津办理这件事。”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那杨氏三十六岁,貌颇不丑,也肯与人活动。只为老公利害,只好背地里偶一为之,却不敢明当做事。”10.犹轻松。丁玲《水》三:“慢慢的讲着一些以后的计划,大家心里都活动一些起来了。”
词语:学习
拼音:xuéxí
解释:小鸟学飞。《礼记·月令》:“鹰乃学习。”陈澔集说:“学习,雏学数飞也。”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史记·秦始皇本纪》:“士则学习法令辟禁。”宋叶适《毛积夫墓志铭》:“稍长,亲师友,学习今古。”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第四节:“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明清时称在某一部门实习的官员或侍从等为学习。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灵臺,掌印太监一员,近侍僉书数员,看时刻近侍三十餘员,学习数十员。”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又大拜不阶,协办枢廷不始学习,皆异数也。”
词语:小学
拼音:xiǎoxué
解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我国西周即有小学,此前则名曰下庠、西序、左学等,其后亦名称不一。官学如四门小学、内小学,私学如书馆、乡塾。近代小学始于19世纪末。《大戴礼记·保傅》“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北周卢辩注:“小学,谓虎闈师保之学也……《白虎通》曰: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是也。此太子之礼。《尚书大传》曰: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学,见小节而履小义;二十而入大学,见大节而践大义。此世子入学之期也。又曰:十五年入小学,十八入大学者,谓诸子性晚成者,至十五入小学,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学。《内则》曰: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学书计者,谓公卿以下教子於家也。”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之下,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民三左右地方新式小学成立,民四我进了新式小学。”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因儿童入小学先学文字,故名。隋唐以后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之总称。《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隋书·经籍志》始以有关研究文字、训诂、音韵著作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 Part B Read and write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恶性肿瘤合并急性脏器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多维度解析与临床策略研究.docx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pptx
- 02S404 防水套管国标规范.pdf VIP
- 云南省爱我国防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初中组题库及答案.pdf VIP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数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pdf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 信息科技 《第3课 游戏体验寻规律》教学设计.docx VIP
- 《(湖北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以纸本为准)》.doc VIP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总复习计划..doc VIP
- FreeCAD中文教程-翻译版本_freecad【181页】中文教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