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氵”(三点水)和“冫”(两点水).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氵”(三点水)和“冫”(两点水) “氵”(三点水)和“厂’(两点水)作为构字部件,在构字上是各司其职的。以“三 点水”为部件的字本义多与液态水有关,如江、河;以“两点水”为部件的字本义多与寒 冷有关,如冷、冻(“寒”字下面两点亦然)。“冫(两点水)表示冷的理由来大约自“冰 ” 甲骨文“冰”字写作’仌”,作为偏旁即“冫(两点水)”。先民为何如此造字?我猜测, 为了使水冷冻后结冰这一自然现象在文字上得以表达, 聪明的古人就让 “水’(遗憾, 电脑字库里没有“水”的甲骨文写法,只得权用篆书的“水”代之)少一点,成为“ 仌”, 这就是上古’冰’字 (也遗憾,电脑字库里这个上古“ 仌”字甚至连篆书写法也无法找 到),以此来会意水遇寒冷冻结;作为构字部件,也就顺带用“三点水”演变成的“两点 水”来表示寒冷。 不过有些含“厂’(两点水)的字似乎与寒冷无关。如“冯”,本义是马跑得快。《说 文》云“冯,马行疾也。”一点没有寒冷的意思。其实“冯”是形声字,从马, 仌(冰) 声。可见这里“冫(仌)”是声旁,表声,“马”才是形旁,表义。现代人可千万别弄错 了。还有比较有趣的“冶”字。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冶, “销也。销者,铄金也。 冶炼要用火而且是高温大火,那可一点也不冷。为何要用表示冷的“冫( 仌)” ?这充分 表明了古人的“狡猾”。《说文解字注》云“ 仌之融如铄金然。”原来是用冰( 仌)的溶 化来意会金属的溶化。当然,也有一批以“冫”(两点水)为形旁表义的字真与寒冷无 关,如“决、冲、净、凑”等等。这并不是古人胡乱造字不讲理据,而是汉字简化之过。 这些字原本分别写作“決 、沖、淨、湊”, 皆为“汀(三点水),作为“厂’(三点水) 的家族成员,它们的本义均与水有关。 如“決”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云,“行流也。 从水从夬”。又如“沖”,清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云,“沖,涌搖也。从水从中”, 原义是水向上涌流。那它们何以从“厂’(三点水)变为“冫’(两点水)。这要追溯到上 世纪50年代的汉字简化,为了简化,人们霸道地强行将“厂’(三点水)中一点“蒸发” 掉,然后将其冷冻下来变成“冫” (两点水)。简则简矣,但却破坏了汉字的造字理据。 可见错在现代人,怪不得古人。类似的简化字还有“发”。“發” 、“髮”音调、意义毫无共同 之处,却硬要统一简化为“发”,硬造出一个多音字。这类简化字,是典型的简化燥动综合 征的反映,扭曲了汉字。有人批评这是因小利而乱大体,此为至言。

文档评论(0)

dianxin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