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1
节约用水相声剧本
乙: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老祖宗就让我们要勤俭持家。 甲:可是现在有些人丢了这光荣传统,大手大脚,大吃大喝。 乙:你说起大吃大喝来,现在很多有钱人可成了风气,一顿饭吃上万。 甲:这风气我看不好,再说咱国家还没到那么富有得不得了,贫困地区的孩子还上不起学,一般地区的老人还看不起病。 乙:是啊,生活水平差距太大了,有人说城市富人一顿盛宴能顶贫困地区一个户吃十年的饭,这话一点也不玄。 甲:农村过日子的户就靠省吃俭用这么点点滴滴地过起来的,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不得穿,一点一点的挣,一元一元的攒涓涓之水汇成河,粒粒之粟聚成箩,用在儿女身上,什么上学求职,修房盖屋,娶妻抱子等等等等。 乙:是呀,你对农村这么了解,因为你是刚从农村出来的呀。 甲:现在我的父母还在农村生活呢,他二老就是这么过的。 乙:哟,难怪你过日子这么节俭质朴,原来是遗传呀。你讲一下你父母怎么过的日子,让我学一下好吗? 甲:我父母不如我二伯,我二伯人家那才真叫省吃俭用。 乙:你二伯是怎么过的呢? 甲:不好意思,我不想说。 乙:勤俭节省是好事,这有啥不好说的? 甲:不是,我说了这事有贬我二伯的形象,他是有点太那个了。 乙:太哪个了?说出来让我学一下嘛。 甲:你可别学,他的行为有点…… 乙:你就讲嘛。 甲:他有点…… 乙:什么? 甲:太抠门了。 乙:农村过日子的人,十个就有九个是抠门。好日子就是一点点、一每天抠出来的。你二伯不坑不骗,不贪不占,哪能叫丢人寒酸。 甲:我说你可能不信,我二伯七十多岁了,这大岁数他自己说进县城赶集才五趟。 乙:你家离县城远? 甲:不远,才十华里。 乙:那为啥不进城呢? 甲:我二伯说,赶集一是耽搁功夫,二得花钱。 乙:是怕花钱呀。 甲:这不前两天我父亲来电话说我二伯这个事,说二伯的儿子顶了他两句,他一气之下就说不过了,一大早就进了城。 乙:这是第六趟进县城了。 甲:我二伯这次可真生了气,也动了真格的,带的钱还真的不少。 乙:看来这次是要花点钱了。 甲:我二伯在道上边走边说:“我这辈子简单吗,你娘死的早,我是又当爹又当娘,一辈子像头戴上笼嘴的牛,光知干活不知吃点,你小子还敢顶撞我,这日子没法过了,不给小东西省了,到城里下馆子大吃大喝,吃它个天昏地暗,喝它个迷模糊糊。” 乙:对,省吃俭用一辈子了,也该享受一次了。 甲:二伯到了县城,就背着个手处处溜达起来,他什么也没买,他觉着什么也不该买。这样转悠着,不一会天近中午,二伯早饭也没吃,这时肚子的咕噜声是一阵接一阵地提要求了。二伯就走进了一家包子铺。 乙:看来是吃顿包子。 甲:到了里边接着就又出来了。 乙:为啥? 甲:一问价钱太贵了,这么一口一个的小包子三毛钱一个,这不就是说一口三毛钱,这包子虽小巧玲珑洁白秀气,但好看不抵用,就是吃个八分饱还不得二十个,得六块钱呢。现在的麦子六毛钱一斤,这八分饱就得十斤麦子钱。他想要半个尝,人家没卖给他。他还说杀人的包子宰人的面,要想发财开饭店。这包子万万吃不得,吃不得。 乙:他还不过了,就想吃半个小包子呀,真是够抠门的。连包子舍不得吃,他想吃什么? 甲:二伯又转了起来,又转进一个糕点铺,那点心在一个个大盒子里放着,花样各异,光泽鲜亮,五颜六色,香甜扑面而来,只馋得二伯一个劲地咽唾沫,说话都不敢张大嘴,怕哈喇子流出来:“多少钱半斤?”那卖点心的是个中年妇女,用甜甜的口气答:“杂花称六元。” 乙:什么叫杂花? 甲:就是各盒子抓一点包在一起。我二伯一愣说:“我问半斤”。 乙:那卖点心的咋答的? 甲:“我说的就是半斤。” 乙:就是十二元一斤。 甲:我二伯扫了一圈盒子,半斤点心就六块钱,这不十斤麦子钱,这点心是什么做的,是金子,这么贵,我二伯狠了狠心说:“我买半两吧。”“半两卖不着”,卖点心的女人不快乐地回答。我二伯又叨念着,哼,县里的东西就是贵,这点心吃不得,吃不得。 乙:他口口声声还不过了,就买半两点心呀,是够抠门的。连点心舍不得吃。那么他又去哪了? 甲:走了不远,见一炸油条的店面就在前边,门口炸油条的一对青年男女像是小夫妻,男的是面板,女的是油锅,油条在油里蹦跳着,翻滚着,香香的,味飘向四周,我二伯用劲抽了两下鼻子。 乙:这是想吃油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