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必修五教课设计
【篇一:人教版必修五高中语文教课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 5 教课设计
阅读鉴赏:第二单元
回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教课目标】:
、辞的体裁特点。
、认识本文的叙事线索与抒怀线索。
3、感觉作者离开政界的愉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掌握词类活用现象,累积文言字词。【教课重难点】:
重点:感觉作者在文中侧重表达的对黑暗政界的唾弃,对农村的自然
光景和劳动生活的赞叹。
难点:领会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真实原由;掌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教课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谈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1课时
【教课重点】:
1、
2、
3、 能流利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课文。 认识 “辞”的特点。 理解文
章的马虎,掌握叙事线索与抒怀线索。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说: “学而优则仕 ”,“朝为农舍郎,暮登天子堂 ”是古时读书人的人生理想,但却也有人选择了别的的道路,比方就有这么一位放着
县官不做,辞官归田,过起了躬身自耕,喝酒赏菊的隐居生活,大家说,他是谁? —— 陶渊明
二、作者回首:
三、写作背景:
东晋义熙元年 (405), 陶渊明做彭泽令八十多天 ,因看不惯当时政治的
黑暗和政界的丑恶 ,信心不 “为五斗米折腰 ”,辞官归隐 ,躬耕田园。为此 ,
写出了这首着名的《回去来兮辞》。
四、解题:
本文的题目是《回去来兮辞并序》,标题为我们供给了大量信息。①辞:是一种文体,它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是战国期间屈原创建的,到了汉代经常把辞和赋并称。它们侧重文采,讲究铺设,擅长用典。赋侧重说理咏物,辞侧重言情,一般要押韵,并多用四个字或六个字的对偶句。这类文体,富裕抒怀的浪漫气味,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友善语气,表情达意。②兮是语气词。
③回去来:文学界有两种看法: a、“回去来 ”是“回去 ”和“回来 ”的并
列形式,相对政界而言,作者是回去,相对田园而言,他是回来。
“去来 ”其实是偏义复词,意思重在 “去 ”。
④回去来 ---- 回去吧,回去吧。仿佛是一种呼唤。
五、朗读:
1、先请学生轮番朗读,每人朗读一个自然段。
2、放录音范读或教师范读。
提示:①本文以四字、六字为主,四字句以二 /二顿读,
比方:乃瞻 /衡宇,载欣 /载奔;
六字句以一 /二 /三顿读,比方,舟 /遥遥 /以轻扬,风 /飘飘 /而吹衣
②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读音
③第一段用一韵,押 ui 韵,韵脚有 “归 ”“悲 ”“追”“非”。
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 “熹微 ”,押 i/ui 韵,
b、
韵脚有 “衣”“微”;— 第二层 “乃瞻横宇 ?? 有酒盈樽 ”押 un 韵,韵脚有“奔 ”“门 ”“存”“樽 ”,第三 —层 “引壶殇以自酌 ?? 抚孤松而盘桓 ”,押 an 韵,韵脚有 “颜”“安”“关”“观”“还”“桓 ”。第三段用一韵,押 ou 韵,韵脚有 “游”“求”“忧 ”“畴 ”“舟 ”“丘”“流”“休”,
“畴 ”“舟 ”“丘”“流 ”“休 ”。
第四段除 “曷不委心任去留 ”以上几句,其余押 i 韵,韵脚
“之 ”“期 ”“耔”“诗 ”“疑 ”。
3、学生集体齐读。
六、梳理文义:
1、出示重难点字词义:
生生所资(第一个生当 “保持 ”讲, “生活 ”讲。) ..
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于是欣然大方 (古义:感想、痛惜。 )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 —— 自足自待的心情。) .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作名词 —— 空膝的小屋。) ..
策扶老以流憩(流,动词作状语 —— 没有定规地随时随地。) .悦亲戚之情话 (悦,意动,以 ?? 为快乐;亲戚古义指内外亲戚,包含父亲母亲和...
兄弟。)
乐琴书以消忧(乐,意动,以 ?? 为乐名作动;琴书,名作动,弹琴,读书。) ...
感吾生之行休(行,动词作状语 —— 将要。) .
2、学生初译课文。
3、教师指正并评论。
七、梳理线索:
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写作脉络。
1、学生反响,教师评论。
2、师生共同明确:
叙事线索 抒怀线索
决意辞归 —— 归途 自责自悔
到家 —— 室内 —— 涉园 —— 出门 自安自乐尽情山川
安度余生乐天安命
八、课堂小结:
九、作业设计:
(一)背诵课文。
(二)解说以下加点字词的含义:
1、田园将芜胡不归?
2、悟过去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6、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十、板书设计:
见梳理线索
十一、教课反思:
第2课时
【教课重点】:
1、领会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真实原由。
2、感觉作者离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