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患者的护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谢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相对较多) 2、病原学检查: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或检测到麻疹病毒可作出特异性诊断 3、血清学检查:抗体检测(IgM,有早期诊断价值) (四)辅助检查 3、必要时采用辅助检查 1、流行病学史 2、临床表现 (五)诊断要点 是否到过疫区 是否接种过疫苗 是否接触麻疹病人 前驱期 出疹期 恢复期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眼、鼻、口腔清洁,闭关,补充维生素A和D 2.对症治疗: 降温、止咳、祛痰、镇静、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六)治疗要点 3. 并发症治疗: (1)支气管肺炎: (2)心肌炎: (3)喉炎:蒸气或雾化吸入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和肺部感染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疹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高热、出 疹、不思饮食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喉炎 与抵抗力 下降,并发细菌感染有关。 5.有传播感染的可能 与呼吸道排出病毒有关。 护理措施 1.维持正常体温 2.保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 3.保证营养供给 4.密切观察病情 5.健康教育 1.维持正常体温 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出汗后及时跟换衣物 出疹期一般不用退热,禁用冷敷,忌用酒精擦浴,以免妨碍出疹。 体温在40℃以上时,可酌情给小剂量退热药,如安乃近滴鼻,或温水擦浴,以防惊厥。 护理措施 2.保持皮肤、口腔、鼻腔及眼的清洁 发疹期应清洁皮肤,勤翻身和更换内衣。 眼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或滴抗生素眼药水或涂眼膏,并加服鱼肝油预防干眼病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耳:防止眼泪及呕吐物进入外耳道,引起中耳炎 鼻:及时清除鼻痂,保持呼吸道通畅 口: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溶液含漱,多喂开水,保持口腔清洁 3.保证营养供给 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多喂温开水,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不可忌嘴,恢复期尚应加餐。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4、密切观察病情 肺炎:如出疹时高热骤退或疹出齐后高热不退、咳嗽加剧、发绀、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等症状 喉炎:声音嘶哑、气促、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等 脑炎:嗜睡、昏迷、惊厥、前囟饱满等 控制传染源: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密切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3周 隔离期中护士接触病人后应在通风处停留20分钟左右。 5.预防感染的传播 在家治疗的病人,须将其安置在单人房间(婴幼儿可由家长陪伴),室内应开窗通风,限制外人、尤其易感儿童进屋探视。病人用物如毛巾、衣被等应勤洗勤晒。 切断传播途径 病室通风换气并用紫外线照射 患儿衣被及玩具在阳光下暴晒2h 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应洗手,更换隔离衣 保护易感人群 流行期间不带患儿去人多的地方 8个月为接种麻疹者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7岁时复种 未接种过疫苗的体弱婴幼儿在接触麻疹后,应尽早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可预防发病和减轻症状 李某,男,20岁,放假游玩回来后出现头痛、发热、咳嗽、全身不适等“上感”症状。护理体检:急性病容,T38℃,眼结膜充血,咽部潮红,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湿性罗音, 心律齐90次/分,入院3天后全身出现典型皮疹,始于耳后、发际,渐延及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足底。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后变成暗红色。体温升至39.5℃。临床诊断为麻疹,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 问题:1.说出本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 2.在护理体检上遗漏了哪一项重要的检查 3.请做出该病人的护理诊断 (十二)预 防 1. 管理传染源: 对病人应严密隔离,三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10天。流行期间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2. 切断传播途径 通风换气,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1、麻疹病人 2、接触过的物品 3、易感者 (十二)预 防 3、保护易感人群: (1)主动免疫: 麻疹活疫苗:最有效 有发热、传染病者应暂缓接种。对孕妇、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低下者、活动性肺结核均应禁忌接种。 (十二)预 防 3、保护易感人群: (2)被动免疫: 体弱多病和婴幼儿,未接受过麻疹预防接种者。 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给予丙球可暂时避 免患麻疹;5天后注射只能减轻症状。被 动免疫只能维持3-8周。 护理评估 1.流行病学资料 询问近期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