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末试卷B(附参考答案).doc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末试卷B(附参考答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中国农业大学 2013 ~2014学年春季学期 生物化学 B 课程考试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10分) 1,DNA聚合酶的功能 原核生物DNA 聚合酶有三种 修复DNA的酶是Ⅰ型具有5′→ 3′ 3′→ 5′方向的外切活力) ,具有5′→ 3′聚合活力。Ⅱ型作用可能参与DNA的修复,具有5′→ 3′聚合活力,无5′→3′外切活力。聚合酶是Ⅲ型3′→ 5′方向的外切活力,具有5′→ 3′聚合活力,无5′→3′外切活力),加工能力极强,催化能力强,准确性高。 2,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能量有限,成熟红细胞进行糖酵解获得能量。 3,转换和颠换 转换一个嘌呤碱基或一个嘧啶碱基转换为另一个嘌呤或嘧啶碱基(1)。 颠换嘌呤碱基变成嘧啶碱基或 嘧啶碱基变成嘌呤碱基(1)。 4,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a.非糖物质为机体提供糖 b.清除家畜重役后产生的大量乳酸——防止酸中毒. c.同时还可使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肌糖原能够转变成血糖。 简述反转录酶的作用 反转录酶的功能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RNA-DNA 杂交链 , 特异性降解RNA ,再以DNA为模板合成与之互补的DNA,形成双链DNA,同源重组的形式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 二,填空(每题1分,共41分) 22C的饱和脂肪酸经 10 次β氧化生成 10 个FADH 10 个NADH 和 11 个乙酰CoA,净生成 180 个ATP。 由肝外向肝运输胆固醇的脂蛋白是 HDL 。。 氮的负平衡是指机体摄入的氮量 少于 排出的氮量。 脂肪酸合成的原件是 丙二酸单酰辅酶A ,合成场所是 细胞质 。 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时共消耗了 2 个ATP。 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成乳酸的重要意义是 NAD+的再生 。 葡萄糖的活化形式是 UDP-葡萄糖 。 脂肪合成时所需的 甘油 , 乙酰辅酶A , NADPH 和 ATP 来自糖代谢。糖代谢的3个交汇点是 6-磷酸葡萄糖 , 3-磷酸甘油醛 和 丙酮酸 。 参与葡萄糖异生的主要酶是 草酰乙酸羧化酶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 磷酸果糖酶 和 6-磷酸葡萄糖酶 。 反转录酶的功能是 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和 水解RNA 。 12,氨基酸脱氨基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联合脱氨基 。 13,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 3 种酶和 6 种辅助因子。 tRNA反密码子是ICC时能识别mRNA的密码子是 GGC , GGA 和 GGU 。 反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整合到宿主DNA中是以 双链DNA 形式存在。 糖酵解反应在 细胞质 中进行。脂肪酸?-氧化在 线粒体 中进行。 柠檬酸 激活 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 柠檬酸 抑制 磷酸果糖激酶活性。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需要的3种转移因子 EF-Tu , EF-Ts 和 EF-G 。 奇数碳原子脂肪酸代谢的 琥珀酰辅酶A 可以进入三羧酸循环。 考生诚信承诺 本人清楚学校关于考试管理、考场规则、考试作弊处理的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本人承诺在考试过程中没有作弊行为,所做试卷的内容真实可信。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三 问答题(在下列9题中任选7题,每题7分,共49分) 1,简述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30S起始复合体的合成。 原核生物起始氨基酸是N-甲酰甲硫氨酸,它是由mRNA的AUG编码,所以称为起始密码子。它也编码肽链中的甲硫氨酸。区分AUG是起始密码还是肽链内部的甲硫氨酸密码子取决于tRNA。(2)在所有生物中都存在两类tRNA,一种识别起始密码子AUG,另一种识别内部密码子AUG,在细菌中分别为tRNAfMet和tRNAMet(1)。 1)30S小亚基首先与IF1和IF3结合IF3阻碍30S和50S亚基的结合,并促进70S核糖体亚基的解离(1)。 2)30S起始复合体的形成。IF2和GTP结合后再与30S亚基结合,然后与fMet-tRN

文档评论(0)

k12教育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专注于k12教育,英语四级考试培训,本人是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专注软件工程计算机专业,也可承接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Java开发,Python程序开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