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北四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
地理试题 2022.1.20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
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为寻找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1 930年4月,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率领探险队,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图l为探险队在该年6月某日太阳最高时的工作照片。据此回答l~3题。
图1
1.此时探险队最可能位于
A. 70° N B. 70° S C. 80° N D. 80° S
2.探险队发现格陵兰岛有一层持续的冷空气,冷空气上方常有低压气团自西向东移动,致使天气多变。导致此地天气多变的气团主要来自
A.极地高气压 B.极地东风 C.副极地低气压 D.中纬西风
3.格陵兰岛
A.植被被大雪覆盖 B.常年处于逆温状态
C.夏半年淫雨霏霏 D.阳光照射长达半年
青弋江位于皖南黄山北麓,是长江下游最大支流。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和东亚夏季风强度的阶段性变化促进了青弋江的发育。据此回答4~5题。
4.青弋江发育的地貌演化过程为
A.①④②③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5.促进青弋江发育的构造运动和东亚夏季风强度的阶段性变化为
A.地壳抬升夏季风阶段性增强 B.地壳抬升夏季风阶段性减弱
C.地壳下沉夏季风阶段性增强 D.地壳下沉夏季风阶段性减弱
图2为2021年12月20日14时我国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6~
8题。
图2
6.图示时刻,酒泉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7.此时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广州狂风暴雨 B.上海微风无雨
C.拉萨寒风暴雪 D.酒泉降温降水
8.该日北京气象部门发布的生活指数提示最可能的是
A.感冒指数:易感冒 B.室外运动指数:适宜
C.洗车指数:适宜 D.紫外线指数:强烈
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图3为南迦巴瓦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据此回答
9~10题。
9.山地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山地暗棕壤带是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10.导致南迦巴瓦峰南北坡自然带数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海拔 C.相对高度 D.坡向
某研究团队选择长沙市近郊的同升湖及其附近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在湖泊周边设置三条样线(M、N、P),分别在每条样线上选取若干测点进行湿度测定,并在远离湖泊地区选择对照点,对照点受到湖泊水体的影响可忽略。湿度测定时间为夏季若干天的8:OOt19:00。图4为研究区域及三条样线位置示意图,图5为三条样线和对照点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11~13题。
11.样线M的湿度变化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为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注意
A.所有测点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 B.避免晴朗高温天气
C.树荫、空旷地等多环境设测点 D.选择风速较大时刻
13.该地拟在同升湖西北规划住宅区,下列建筑布局中最利于改善夏季潮湿闷热环境的是
城市群在中国城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快速城市化时期的主要人口流入地。图6为201 7年我国五大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示意图(线条越粗表明流入人口占比越大)。据此回答14~16题。
图6
14.图示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A.中部地区是人口的主要流出地
B.珠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以省内为主
C.内陆城市群人口吸引范围大于沿海城市群
D.东北地区外流人口主要流入长三角城市群
15.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 B.环境复杂性 C.空间邻近性 D.条件相似性
16.沿海城市群流入人口的长期居留(5年以上)和定居占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2022届高三年级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题卡.pdf
- 广东省2022届高三年级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含答题卡.pdf
- 广东省2022届高三年级一轮复习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题卡.pdf
- 广东省2022届高三年级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题卡.pdf
- 广东省2022届高三年级一轮复习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题卡.pdf
- 广东省2022届高三年级一轮复习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题卡.pdf
- 广东省2022届高三年级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题卡.pdf
- 广东省2022届高三年级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题卡.pdf
- 广东省2022届高三年级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题卡.pdf
- 2022届(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新高考试卷 数学(辽宁卷).pdf
文档评论(0)